046 鲁胜
西晋代郡人。一生用很大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名辩。著有《墨辩法》及《刑名》皆不传后世,现仅存《墨辩注叙》,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逻辑史篇章。因此他成为西晋时期最重要的逻辑学家。鲁胜首先给名下了定义说:“名者所以别异同,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比较客观地阐述了先秦的名辩学的特点和作用。继之提出了名辩学者的师承关系,他认为,名家自邓析开始,孔子讲正名,墨子“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墨学,以正刑名显于世”。在这里他推崇墨子,把《墨辩》看成先秦名辩学的主要著作,并指出《墨辩》的理论对后世产生广泛的影响。他说,孟子批评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子、庄子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他还指出了先秦名辩学争论的内容,即:刑名、坚白、有无、两可、同异和是非之辩。鲁胜最后说:“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笈,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至今五百余岁,遂亡绝。”而《墨辩注叙》则采取众长而成,有“兴微继绝”之意,也有略解指归,以俟后人之厚望。总之,鲁胜对中国古代逻辑史的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做了论述。为中国古代逻辑史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