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拜集(节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拜集(节选)起码一事是真:此生飞逝。 一事是真啊,其余皆谎, 花开一度后将与世永辞。 64 不奇怪吗?千千万万人 已在我们前通过了黑暗之门, 却无一人回来给我们指路, 我们只能亲自再去探寻。 65 我派我灵魂进冥冥之域, 去探索我们来生的秘密; 不久我的灵魂转来回报: “我本身就是天堂,就是地狱。” 67 天堂不过是欲望满足的幻景, 地狱是火烤灵魂在暗中的投影, 我们这么晚才从暗中浮现, 这么早又要向暗里消隐。 81 你呀,你造人用的是劣质的泥, 你还特地造蛇放在乐园里; 为了你涂黑人脸的万般罪孽—— 宽恕人吧!让人也好宽恕你。 99 爱人哟!你我若能与他合谋, 抓起这大千世界的可悲结构, 我们岂不会把它砸个粉碎, 再重新塑造得更接近心的要求! 100 天边方升的明月在寻找我们, 她今后还将多少次转亏转盈; 她还将多少次来此园中, 寻找我们——但一人已无处可寻! 101 斟酒者啊, 当你与明月同来, 在散坐草地上的客人间巡回, 当你欢乐地斟到我坐过之处, 请为我倾倒一只空杯! 作为一名哲学家,海亚姆一生都在思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他对伊斯兰教真主创世的既定结论表示怀疑,开始了自己苦苦的探索,寻觅着万事万物的“根由”和“源头”。 从第63—67首诗中,诗人对人类的归宿进行了探索。虽然千千万万的人已通过了黑暗之门,却无一人回来给我们指路,对彼岸世界的困惑和揭开谜底的渴望使诗人迫不及待地派自己的灵魂入冥冥之域。灵魂转来回报:“我本身就是天堂,就是地狱。”于是,诗人明白了“天堂不过是欲望满足的幻景,/地狱是火烤灵魂在暗中的投影,”这些都是虚幻的。因此,天堂的希冀、地狱的威胁都是不存在的。诗人在对未来世界的否定中肯定了现世生活,只有生命的流逝是真实的,“花开一度后将与世永辞”。 诗人认为现世生活中人类的一切罪孽都是可以宽恕。因为是上帝用劣质的泥制造人类,并制造了蛇放在伊甸园中,使人类犯下了“原罪”。作为元凶的上帝应该求得人类的宽恕。这些观点表现了诗人大胆的叛逆精神。诗人对上帝创造的世界感到厌恶,渴望创造“更接近心的要求”的世界。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反叛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诗人在对上帝的指责中树立了人类的自信,进一步肯定生命的片刻存在。 诗人感叹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今天陪伴我们的明月,经过多少年多少次的转亏转盈,照样升起,而我们已无处可寻,永远消失了。人生就“象颗小小的石子溅落在海面”。面对浩浩苍穹,诗人感喟人在永恒的宇宙面前是多么渺小,诗中隐隐地透出感伤的情绪。虽然“生命之酒一滴滴不住地沥出,生命之叶一片片飘落在尘泥,”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仍要乐观,享受现世人生,即使我们消失,请后来者继续畅饮。 这些诗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因此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朴实,旋律优美轻快无造作之感。 《鲁拜集(节选)》《鲁拜集(节选)》
海亚姆 (1) 醒呀! 太阳驱散了群星, 暗夜从空中逃遁, 灿烂的金箭, 射中了苏丹的高瓴①。 (8) 莫问是在纳霞堡或在巴比伦②, 莫问杯中的是苦汁或是芳醇, 生命的酒浆滴滴地浸漏不已, 生命的绿叶叶叶地飘堕不停。 (12)树荫下放着一卷诗章, 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 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26)伊古以来的圣哲, 惯会说现世与天堂—— 一朝口被尘封,自嘲莫解, 同那江湖的预言者流一样。 (66)我遣我的灵魂通过不可见的世界, 走去繙读些未来世的文章。 我的灵魂渐渐转来告道: “我自己便是地狱,便是天堂!” (81)啊,你呀,你用劣土造人③, 在乐园中你也造出恶蛇; 人的面目为一切的罪恶所污—— 你请容赦人——你也受人容赦! (郭沫若 译) 【注释】 ①苏丹: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者。 ②纳霞堡:诗人诞生地,现伊朗霍腊散省一城市名。巴比伦:古代巴比伦国都,位于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畔。 ③你:指上帝。 【赏析】 “鲁拜”,阿拉伯语,意即四行诗,是在波斯等地发展起来的一种古典抒情诗形式。这一诗体与中国唐代绝句极相类似:每首四行,每行五个音组,一二四行押韵或四行全部押尾韵。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诗体与我国唐代绝句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种诗体出现于9~10世纪,11世纪中叶为繁荣时期,其中成就最大的诗人是欧玛尔·海亚姆。19世纪英国学者兼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把他的诗译成英文,很快就轰动了西欧,各种译本不断出现,诗集中的名句也常为人们引用,《牛津引语词典》就选入了菲茨杰拉德译的鲁拜诗半数以上的诗句。 海亚姆的鲁拜诗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首先是由于它明确透彻地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宇宙、宗教等的独特见解。11世纪的波斯,战争不断,伊斯兰教的传播也是通过战争进行的,大批的人在战乱中死亡,而他们死后无一人复活。诗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不能不对伊斯兰教关于“真主”创世以及人有来世等说法产生怀疑,并最后给以否定;“啊,地狱之威胁,天堂之希望!只有一事是真——便是生之飞丧。”“花开之后永远凋亡”,人的生命逝去了也永不再有,诗人认识到人的生生死死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不是真主创造的,死后也不会被真主“召归”,人同自然万物一样“来如流水逝如风”,因此,人无须追求来世的幸福,也无须为来世烦扰。他对从古以来惯会说现世与天堂的圣哲辛辣地讽刺道:“一朝口被尘封,自嘲莫解,同那江湖的预言者流一样。”海亚姆对上帝也大加鞭挞:“你不是四处散布魔障,待我陷落后又加上我以罪名!”“啊,你呀,你用劣土造人,在乐园中你也造出恶蛇;人的面目为一切的罪恶所污——你请容赦人——你也受人容赦!”上帝原来并不是神圣的,他有时甚至是邪恶的,那么,人为什么还要对他盲目崇拜? 诗人真诚地劝告人们:“莫再为人神的问题播弄,明朝的忧虑付与东风。” 海亚姆不承认上帝,但他深感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你我的来而又去——大海里抛了个小小石头。”人在大自然面前,在自己的命运面前,都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悲观情绪,加上他对来世的否定,自然就使他采取了现世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他意识到人生短促,“生命的绿叶叶叶地飘堕不停”,因此他要抓住现世的光阴,让葡萄美酒“傍我欢歌”。“我辈是酒樽中的泡沫”,这透露了他悲凉的情绪。他自己已把信仰否定,他又不图慕荣华富贵(他认为荣华也是空的,一切都将“匆匆离去”),他的人生追求就似乎失去了目标。他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学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他不愿让“现世的光荣”束缚自己。他超然物外,希望自己过一种自由自在、飘逸萧洒的生活。诗集中的第十二首高吟“荒原便是天堂”以及许多吟咏美酒的诗篇,让人感到有似李白诗风。 海亚姆诗中表现出的否定来世,超然物外,追求现世享乐等思想都暗合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西方世界的迷惘、苦闷情绪,而诗人吟唱的“生命的酒浆滴滴地浸漏不已,生命的绿叶叶叶地飘堕不停”,“天地是飘摇的逆旅,昼夜是逆旅的门户”,“我自己便是地狱,便是天堂”,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现代意识。或者说,这些对人生奥秘的深刻揭示永远具有现代意识,也永远让人品味不已。 海亚姆鲁拜诗的巨大魅力还在于其形式的简洁、凝练、明晰、透彻。诗人多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取喻,以浅显的语言准确地道出他的人生见解,如“啊,且惜今日,浮名于我何有,何有于远方的鞺鞑的鼓音!”诗人大量采用了酒浆、绿叶、鼓音、流水、风等意象,生动形象而又直率地表达出他的思想情感。他真诚地剖白自己,同时又明确地昭示世人,但他没有生硬的说教。他诗中丰富的意象给了读者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余地。诗集第一首对晨光的描写,不仅意象生动,拟人化描写也使这些意象寓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各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寻找其中的象征意义。鲁拜诗韵律严谨,短小活泼,易记易颂,这也是其在世界上广为传诵的原因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