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鱼化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鱼化石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貍,一曰虾,有神巫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鳖鱼,在天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山海经·海外西经》


 [注]①龙鱼,《淮南子·坠形训》作鱼。
 【评】此为我国古籍中最早纪录的鱼类化石。
 湘水边有水鱼山,本名立石山,高八十丈,阔十里,石色黑而重叠,每发一重,则有自然鱼形,女人多刻画为戏,长数寸,烧之鱼膏腥。
 

《续汉书·郡国志》(今传本无此条文,转引自《太平御览》卷六五)


 【评】此为较早记载湘乡鱼化石的文献。
 谭州湘乡县[今属湖南]山之颠,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数尺,见青石即揭去,谓之“盖鱼石”。自青石之下,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类鳅鲫,鳞、鬣悉如墨描。穴深二、三丈,复见青石,谓之“载鱼石”,石之下,即著沙土。然选择数尾用,相随游泳,或石纹斑剥处,全然如藻荇。凡百十块中,无一、二可观。大抵石中两面如鱼龙,形反侧无序(者颇多。间有两面如龙形,)作蜿蜒势,鳞、鬣、爪、甲悉备,尤为奇异。土人多作伪,以生漆点缀成形。但刮取烧之,有鱼腥气,乃可辨。所产真者。又陇西[今甘肃省渭源县东南]地名鱼龙,掘地取石,破而得之,亦多鱼形,与湘乡所产无异。岂非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然?
 

宋·杜绾《云林石谱》卷中《鱼龙石》


 【评】十二世纪,已对鱼化石的沉积环境、形成原因、外部形态、采集和鉴定方法作了较为科学的总结。

哲理诗《鱼化石》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受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着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鱼化石”也就是活鱼变成的静止化石。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看写的是“鱼化石”,实际上写的是被窒息了生命活力,徒具一个躯壳的人。写的悲切沉痛,可以看作是诗人艾青的自嘲的写照,是一种“艾青式的对人生哲理的奇特冥想”。
 艾青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被流放到黑龙江及新疆等边陲,蒙难达20余年之久,直到1978年才被平反,改正错案,恢复了政治名誉及党籍。一番坎坷,半生蹉跎,诗人对此感慨颇多,于是他写了这首诗,发表在当时的上海《文汇报》上。
 有一天许多朋友聚会,诗人风趣地说:“终于冬去春来,我痛感到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这话的言外之意,当然是说他也变成一块化石了。他本来是一个热情响亮的歌唱生活的诗人,突然间被“莫须有”的罪名勒住了喉咙,封住了口舌,象化石一样沉默了达20年之久,他怎能不对自己的命运深深感喟,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鱼化石》这首诗的三昧,才能真正悟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诗旨。
 《鱼化石》写的是一个可悲的寓言。不是亲身遭受这种磨难,有着切肤感受的人,是不会用诗歌的形式来这样对人做深刻的哲理把握的。我们当然不会只看成是写诗人个人的悲剧,这首诗是对我国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知识分子的命运,做了典型化的十分生动的概括,是社会上千千万万个“艾青”的共同写照。这首诗理性色彩很浓,发人深思。
 全诗选取了一个十分贴切的意象——鱼化石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由一条活泼跳跃的鱼变为了“绝对静止”的一块鱼化石的过程。
 第一段和第四、五段是鲜明的对比。前者是一条“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显示着旺盛生命力的鱼,后者已变成一片沉默静止,“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的鱼化石了。联想之下,一个活生生的人被迫做了哑巴,丧失了正常的生命活动,那该是多么痛苦,这里流露了诗人两种不同的情绪。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是一种哲理的感悟。是的,宇宙万事万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诗人写的是他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一个朴素的哲学真理。人变成了化石,鱼变成了鱼化石,都是违背了生命的本能,因而造成了悲剧。
 诗的结尾:“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可谓是“卒章显其志”,点破了诗的主旨。诗人是把“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的哲理感悟,反过来观照现实人生。意思就是:人活着就是要斗争和前进,只要活着,都要把自己生命的能量完全发挥出来,竭尽全力,献身革命,造福社会。这是一种极可贵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劫后归来,重整旗鼓,扬起生命风帆,继续为革命写诗。他的《归来的歌》、《彩色的诗》等诗集的出版,就是最好的证明。
鱼化石

鱼化石

泥盆纪化石。1961 年出土。长 9 厘米,最宽处有 2.4 厘米。鱼体石化于水成岩中,鱼体纹理清晰可辨。从标本看,其头大尾小,眼珠突起,头和尾微微上翘,鱼身下垂,鱼的脊椎弯曲成弧形,脊椎节及鱼刺骨清晰,给人一种鲜活、挣扎的感觉。同时出土的另一块长 7 厘米、宽 2.5 厘米,活蹦乱跳的形态依稀可见。现藏清水县博物馆。

☚ 关山顶重修塑武圣帝君神像庙宇原叙碑   人头骨化石 ☛
000023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