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诗画册高凤翰(1638—1719)字西园,号南阜,又号南村。山东胶洲人。心长28厘米,宽34厘米。一册八帧,纸本。一为水墨淡彩天池全图,二为游天池山,三为浅绛“天池试茶图”,四为题隶书五绝一首“一勺金礕膏,活火烹嫩乳,中有万山精,白石不须煮。”五为设色竹坞访隐图,六为行书五绝一首“带得莲花雨,来衡下界云,僧窗仍借榻,祗是峦氤氲”;七为弘济寺石岩,款署“雍正甲寅元日题名;八为隶书五律“燕子矶边寺,重来阅几年,岁开元日节,春酿半江烟,树老浑疑石,僧醇不论禅、鍾鱼清绝界,解榻卧诸天”。图下均钤“凤翰”、“南邨”、“法古人”等朱文印。现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高凤翰诗画册 高凤翰诗画册清高凤翰作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纸本,设色,纵27.5厘米,横68.5厘米。初为经折装,后改为推蓬装。计12页,诗画各半。《柳园图意》绘绿柳成荫,翠竹成林,园墙弯曲随形,园外水天一色。《邗沟春讯》绘扬州一带风光;岸边桃红柳绿,邗沟横卧,画幅左右大片空白,构图新颖,中有“莲花瓣了”(舟名)横渡。《弘济江天》以明快的色彩绘怪树奇石。《岳台春晓》既画古迹,也表现了浓厚的农家气息。《西亭诗思》以自状为主,为草亭主人雅兴作烘托的是优美的景色:奇石剔透,绿蕉肥硕,桐荫掩映草亭。《绿云苍雪》附画论:“画雪最忌刻划,良由雪之奇,奇在苍茫,奇在历落,奇在一团模糊也。若复枝涂叶染有如雕塑,世间无此雪又安得有此画耶?”册中的诗,与画同样以写实为主,即便律诗也平易近人,如“荒台游侣兼僧侣,茅屋桃花杂菜花。树解画情偏傍水,人忘胜地久居家。”对仗从容,有乡土气息。诗与杂题均表现了作者深厚的书法根底,行笔坚实,面貌多变、不拘成法却不涉野狐,与画风十分协调。诗画所钤颇多 印。高氏传世册页中,以此册为最精,文物出版社曾以《高凤翰山水册》出版。原件藏山东省博物馆。 ☚ 高道悦墓志 高凤翰野趣图 ☛ 00009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