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驱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驱丁元代被掳为军队服役或代主服役的男丁。《元典章·军驱》:“蒙古、汉军,分戍江南,全籍各家驱丁, 供给一切军需。”《元史·兵志》:“身死军人亦令亲丁代补, 无亲丁则以少壮驱丁代之。”至元九年(1272)更明文规定:“诸路军户驱丁,除至元六年前从良入民籍者当差。七年后, 凡从良文书写从便为民者, 亦如之。余虽从良, 并令津助本户军役。”由于驱丁逃亡数量增多, 元政府亦一再严申:“有丁力之家, 须要正身当军。”以家奴代役者罪之。 驱丁元代被掳为军队服役的男丁之称。《元史·兵志一》:“应系逃军未获者,令其次亲丁代役。身死军人,亦令亲丁代补;无亲丁,则以少壮驱丁代之。” 驱丁 驱丁一作 “驱口” 、“驱奴” 、“驱婢”。金代契丹族的驱奴, 即辽时契丹私家所有的部曲, 统被称为 “驱”。金朝在对外掠夺战争中, 除把被俘的人大批转变为奴隶外, 也有一部分作为驱。金代的驱与辽时部曲都是良民被略或胁从而来,他们都私属于本主。驱的身份低于良民, 高于奴隶。驱与奴隶的不同点之一是以丁计, 因亦被称为“驱丁”。另一点是可以签充为兵。驱丁是私人占有的农奴, 在赋税承担上具有双重被剥削的特点。金朝的驱与辽头下军的二税户亦有不同处。辽头下军州的二税户, 既是国家领地上的领户, 又是头下主的食税户。金朝的驱是本主的私属, 在赋税剥削上尚保有寺院二税户的双重特点。辽头下军州的二税户, 向国家输租, 向头下主纳税; 金代的驱向本主输税, 金代的驱是辽代头下军州被破坏后, 由契丹的私家属民留存下来的, 各有所属,封建的依附和役属关系很重, 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是同奴隶很少区别的农奴。 ☚ 本户 金二税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