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齿mǎ chǐ借指人的年龄。《韩非子·十过》:“虞公弗听,遂假之道。荀息伐虢之,还反处三年,兴兵伐虞,又克之。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献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赵嘏《赠王先生》:九鼎栏杆窥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 马齿 马齿mǎchǐ┃┃ 指年龄。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用作自称年岁的谦词。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犹怜马齿进,应念节旄稀。” ☚ 及笄 十七八 ☛ ![]() ![]()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馬齒 馬齒 mǎchǐ 馬科動物馬之牙齒。主治驚癇,疔瘡,牙痛。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馬齒》:“治小兒馬癇。”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馬》:“〔馬〕牙齒,氣味甘,平,有小毒。” 马齿mǎ chǐ旧时蔬菜行谓一种苋菜。《切口·菜蔬行》:“马齿: 苋菜之一种。” 马齿 马齿年龄的代称。马的年齿数随岁月增加,故称。 ☚ 年几 老少 ☛ 马齿mǎ chǐ牛马岁生一齿,因以齿计算年龄。《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加长矣。”故后引申作年岁的谦称。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犹怜~~进,应念节旄稀。” 马齿teeth of horse马的牙齿。由切齿、犬齿和臼齿3类组成。切齿位于上、下颌的最前端,其中位于上颌骨的称为上切齿、位于下颌骨的称为下切齿,上、下切齿各6枚,最中间一对称门齿,最外侧一对称隅齿,位于两者之间的称中间齿。犬齿多生于公马,上、下颌各2枚。臼齿共24枚,在上、下颌的两侧,每侧各6枚;前面3枚称前臼齿,后面3枚称后臼齿。每个牙齿都可分为齿冠、齿颈和齿根三部分。露出齿龈外的称齿冠,被齿龈包埋的称齿颈,位于齿槽内的称齿根。马齿由垩质、釉质、齿质3种物质构成。垩质又称白垩质,位于牙齿的最外层。釉质,又称珐瑯质,位于垩质内面。 齿质,又称象牙质,位于牙齿的最内层,它占据了牙齿组织中的大部分。牙齿的中心部有齿髓腔,腔内含富有血管和神经的齿髓。马的切齿由于不断咀嚼磨损,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牙面上有不同的变化状态。如齿冠的咀嚼面,由于垩质和釉质陷入齿质内而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凹陷,称为齿坎。齿坎空腔中的垩质因食物残渣酸败腐蚀而发黑,称之黑窝。随着年龄的增长,黑窝逐渐被磨损,以致最后消失,这时在磨损面上所见的釉质轮称为齿坎痕。马驹出生后1~2周起开始长出牙齿,这时的牙齿称为乳齿。至2.5岁时开始换牙,新长出的牙齿称为恒齿,也称永久齿。 切齿的构造 马齿婴儿牙床粘膜白色稍肿而发痒的现象。即马牙。 马齿mǎ chǐ《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马(26)。药名。 马齿比喻人的年龄。《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