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于别人身上。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巧言乱德。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句意: 自己所不希望的,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于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 此语出于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 ‘恕’ 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句又在 《论语·颜渊》 中出现。意思是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评析】 该句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 《论语》就如同西方的 《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 《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 “仁”和 “恕” 的解释。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 “恕”道,唯有如此才是 “仁” 的表现。“恕”道是 “仁” 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 “仁” 以 “爱人” 为中心,而 “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 中提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不想要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释】 欲:喜欢,想要。 施:推行,强加。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仲弓的人,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他人。 曾子在《里仁》篇里,概括孔子的思想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亦称“忠恕之道”。忠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待人,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就是推己及人,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有忠恕思想的人,可以不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想要什么,从人的共性出发,自己不想要的,别人也不会想要。如此推己及人,从己心出发,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宽厚仁慈的心肠。 忠恕之道贯穿在孔子的学说里。从修身而言,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约束,从治国而言,则可以限制过分残暴的政治指向,有一定进步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