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陆;马鹿;马路

◉ 马陆mǎlù  一种多节肢动物,身体圆长,由很多环节构成,除前四节和末节外,每节有足两对,头部有短触须一对,背面有黄黑色相间的环纹。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有臭腺。昼伏夜出,以草根及腐败植物为食。
◉ 马鹿mǎlù  鹿的一种,雄鹿的角粗大而多叉,毛夏季红褐色,冬季灰褐色,尾较短,有的有白色臀斑。生活在高山密林或丘陵深谷,随季节迁徙。
◉ 马路mǎlù 
❶供车马行走的宽而平的道路。〈例〉~宽阔/ 修筑~/ ~上车来人往/ 过~要小心来往的车辆。〈近〉街道。
❷泛指公路。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蟲 > 馬陸
馬陸  mǎlù

亦稱“百足”、“馬軸”。圓馬陸科動物馬陸及其它馬陸類動物之全蟲。主治癥瘕,痞滿、癰腫、毒瘡。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下經·馬陸》:“一名百足。”魏·吳普《吳普本草·馬陸》:“一名馬軸。”參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馬陸》。

马陆【同义】总目录


百足百节马陆马轴马马蠲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蜈蚣:蝍蛆 百脚 吴公 蜈公 天龙 蝍蛆 即且 蒺藜
蜘蛛:蛛(~丝;~网;蛛蝥;蛛蟊) 网虫 网工 社公 蝃蝥 蠋蜍
几个种类的蜘蛛:壁钱 壁茧 壁镜蝇虎 草蛛 蚁蛛 跳蛛 狼蛛
长腿的小蜘蛛:蟢(蟢子;蟢母;蟢蛛;挂蟢;壁蟢) 蚑(长蚑)蟏蛸 喜子 嬉子 长踦
虾子:虾(~米;大~;白~;毛~;沼~;龙~;明~;对~;螯~;跳~;糠~;磷~) 魵 水晶人 长须公 虎头公 钓诗钓 曲身小子
小虾:虾狗
一种特大的虾:
螃蟹:蟹(海~;溪~;青~;旁蟹) 尖团 介士(横行介士) 铁角 霜脐郭索 筴舌虫 含黄伯 内黄侯 无肠公子 横行公子
雄蟹:尖脐
雌蟹:团脐
肴用蟹:含春侯
结霜时的蟹:霜蟹 霜脐 霜螯
几种蟹名:蟛蜞 螃蜞 蟛蚏 蝤蛑 长卿 相手蟹
蚰蜒:草鞋虫
鼠妇:伊威 鼠负 潮虫
其他节肢动物:蝎(钳~) 鲎(鲎虫)鲺 螨 蜱 鱼怪 海蛆 海萤 海蚤 鱼蚤 红虫 马陆 龟足 藤壶 蟹奴 石劫 钩虾 蜊蛄

☚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

马陆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千脚虫、大草鞋虫。为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Brolemann)或其他马陆类动物的全虫。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辛,温,有毒。破积,解毒。
❶治癥瘕,痞结。拌糠炒黄,去头足。煎服:3~9g。
❷治痈肿,恶疮。熬膏涂,捣敷或研末撒。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马陆diplopod

多足纲倍足类的通称。体呈圆筒形或稍扁平,由20~100个体节组成,分头和躯干两部。躯干部前4节为胸部,第1节无足,2至4节各具步足一对。腹部每节具步足两对,故名。头部有触角一对,两侧各有一个单眼丛(集合眼),似复眼。口器有上下颚各一对。步行缓慢,体不扭动,受惊动常卷曲成盘以保护自己。中国有多科。常见的如❶北京山蛩虫(Orthomorpha pekuensis)。山蛩虫科,体长3.5 cm,计20节,黑褐色,背面两侧及步足为赤黄色,具臭腺。栖息在阴湿地带和花盆下,昼伏夜出,食腐殖质和草根,分布于中国各地。
❷巨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圆马陆科,体大而长,呈圆柱形,长达12 cm。头部平滑,躯干部黑褐色,体表坚实光滑。有臭腺,步足细弱,计百余对。分布于中国各省山林阴湿处,南方较多。

马陆

马陆

马陆maluProspirobolus

无脊椎动物,多足纲,倍足亚纲,山蛩虫科。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躯干部能区分出短的胸部前4节和长的腹部。体长圆而稍扁,由25~100多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游行。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图 162 马陆

☚ 多足纲   蜈蚣 ☛
马陆

马陆Ma lu

节肢动物门倍足纲的种类,体圆筒状,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头部触角短,躯干部每一体节多具2对附肢,故有“千足虫”之称。臭腺按节排列并在每体节背方开孔,受刺激时可排出分泌物并将身体卷曲为球状避敌。马陆植食性,切食或吸食,多栖息在潮湿的林间或草丛中。

马陆

☚ 蚰蜒   蜻蜓 ☛

马陆mǎ lù

《本草纲目》虫部第42卷马陆(16)。药名。
【基原】为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Prospirobolus joannsi(Brolemann)或其他马陆类动物的全虫。
【别名】蚿(《庄子》),蛝、马(《尔雅》),百足(《本经》),蚈(《淮南子》),马蚿、蛆蟢、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蚐、马𧏿(《尔雅》郭璞注),千足(《雷公炮炙论》),刀环虫(《唐本草》),马

(《太平御览》),百节虫(《圣惠方》),蛩(《本草纲目》),千脚虫(《分类草药性》),篦子虫、锅耳朵(《贵州民间方药集》)。大草鞋虫(《四川中药志》),百脚陆(《泉州本草》)。
【性味】
❶《本经》:“味辛,温。”
❷《别录》:“有毒。”
【功用主治】破积,解毒,治癥瘕,痞满,痈肿,毒疮。
❶《本经》:“主腹中大坚瘜,破积聚,瘜肉恶疮,白秃。”
❷《别录》:“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❸《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痒疮,敷鱼口痈毒。”
❹《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风,去风湿。”
【用法用量】外用:熬膏、研末或捣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