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饯别王十一南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 谁见汀洲上②, 相思愁白蘋③。 不尽长江水,滚滚东流。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只剩下一片远去的白帆,若沉若浮,若隐若现。岸边江风飒飒,有人在挥手送别,泪眼迷离,久久伫立,迟迟不肯归去。诗人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绝妙的长江送客图,这一江边送别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人言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其实,刘长卿的诗也往往使人如入画图之中。他的《逢雪宿关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等,都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代表作。这首《饯别王十一南游》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描绘出的景色,令人想起王勃《滕王阁序》 中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孑然独立于江边的送客人,像一尊石雕,几乎呼之欲出。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这首诗选材独特,它没有截取江边挚友挥泪告别的动人场面,而是选择了朋友(王十一) 已经登舟远去,诗人倚江凝望这样一个场景。诗人在江边“望君”,频频“挥手”,涕“泪沾巾”。这几个动作,作者虽着墨不多,但形象突出,立意深切。依依离别意,尽在不言中,这就是诗中画的感人力量。诗人与王十一的深厚感情,立刻通过这幅画面表露出来,这个“人自伤心水自流”的情景描写,匠心独具,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 三、四两句,作者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实,眼前并不一定真有“飞鸟”,“飞鸟”是虚写,诗中的“飞鸟”只不过是喻友人南游罢了。“青山”是实写,朋友已登舟远去,只剩下了面前的“青山”,一个“空”字,道出了诗人无比留恋和无限怅惘的心情。 情相近,心相印。“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五、六两句写诗人思念友人,心也随着友人远去,到达友人王十一身边,到达那遥远的太湖之滨。绵绵的相思,悠悠的别情,通过“一帆”和“五湖”见诸笔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一联,诗人信手拈来,纯用白描,但效果却分外显著。 最后,诗人的暇思又从千里外的“五湖”转移到眼前的景物上来,他站在江头水边, 长时间地望着江边的白蘋出神。这种凝望和本诗开始时的远眺似有不同,但反映出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同样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神移目迷,魂系梦萦,诗人忘却了一切,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首诗以叙事始,以反诘结; 以远眺始,以凝视结; 一放一收,一气呵成;情从景出,天衣无缝; 是一首难得的友情诗佳作,必须反复回味,方能领会个中情趣。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注释】 [王十一] 不详。诗有“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五湖] 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亦指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祐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荡湖、在湖、射湖、贵湖、滆湖也。”又,亦指太湖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卷二《夏本纪》“震泽致定”张守节正义曰:“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要之,五湖似泛称古代吴越地区之湖泊。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评论】 《诗境浅说》甲编:此诗与前所录二首 饯别王十一南游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刘长卿 ←上一篇:送灵澈上人 下一篇: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送别诗。其写离愁别绪,手法新颖,尤为情深。题为“饯别”, 而诗中未见饯别的场面和言行,只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 绪,可见手法新颖,不落俗套。首联言“烟水”茫茫,可见写景壮阔;频频挥手,泪湿 罗巾,足见二人友情之深。此联连用“望”“挥”“沾”等动词,烘托诗人离别的惆怅之 情,尤为生动感人。颔联上句,虚实结合,以鸟喻人,见出诗人对友人南行的关切和 担忧。一个“没”字,暗扣“望”字;“何处”,意谓目光眺望之长久,亦见出对友人愁思 之绵长。下句写青山如黛,依依恋人。一个“空”字,既点出了江面的迷茫与空阔, 又烘托了诗人心境之空寂和惆怅。颈联写友人之乘帆渐渐消失,诗人想象在碧波 荡漾的太湖之畔,友人正在五彩斑斓的夕照落霞里,欣赏明媚的春光! 此联下句乃 想象之景,即对友人的前景,充满了美好的希望。结联在神往中回到送别的现场: 谁见诗人伫立在江畔芳洲,面对秋水花,愁思无限,悠悠不绝。 此诗写遥望之景, 凝思之情,写得情景交融,情真意深。中间二联出语自然,意境深远。结尾以景结情, 呼应开头,情思悠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