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饮证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饮证针灸治法

饮证针灸治法

饮证,是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而停聚在身体某些部位而言,又名“痰饮”。古代的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饮证的总称;狭义的痰饮则为饮证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部位不同,病情亦各异。如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 支撑胸肺者为支饮。本证多由素体阳衰阴盛,寒湿浸渍,伤于饮食等原因,引起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三者互为影响,其中尤以中阳素虚为重要,致使水液输化失常,结聚而成。针灸治疗饮证有一定效果。
通治法 由于饮为阴邪,多本虚标实,故治以温阳运中和利湿化饮为主。选足少阴、足阳明、手太阴等经穴和俞募穴。如肺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尺泽、足三里、阴陵泉、公孙和复溜等,每次选3~7穴。用毫针行泻法,间以补法,多灸。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痰饮 脘痞腹满,脘部有振水声,或肠间水声漉漉,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水入易吐,脘腹常冷,背寒,食少,大便多溏,舌苔白滑或灰腻,脉弦滑。治宜运中温阳化饮。选膈俞、建里、丰隆、照海、公孙或脾俞、中脘、气海和足三里等穴。用毫针先行补法后行泻法,并同时多灸、重灸。
悬饮 胁痛,咳唾,转侧及呼吸均加重,胁间饱满,喘促,苔白,脉沉弦。治宜理气逐饮。选膏盲、灵台、膻中、列缺或肺俞、期门、太渊、间使、复溜等穴。用毫针行泻法,亦可加灸法。
溢饮 四肢沉重,关节疼痛,或肢体微肿,无汗恶寒,口不渴,间有咳嗽,痰多白沫,苔白,脉浮紧。治宜温散饮邪。选膻中、云门、京门、下廉、阴谷、委阳、阴陵泉、三阴交和商丘等穴。用毫针行泻法,亦可加灸法。
支饮 咳喘胸满,甚至不能平卧,痰多如白沫,久咳则足跗肿,食少胸闷,形寒神疲,往往经年不愈,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泻肺温阳,健脾补肾。选肾俞、京门、阴谷、然谷、复溜或脾俞、气海、关元、中脘、上脘和丰隆等穴。一般用毫针行补法,亦可多配合灸法。同时选肺俞穴,用毫针行泻法。

☚ 哮喘针灸治法   肺痨针灸治法 ☛
000017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