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食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食泻4291用药物使肠里停滞的东西排出体外。闽语。福建厦门〖〗。

食泻

病证名。即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 “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参见伤食泻、胃泻条。

食泻

由饮食所伤引起的腹泻。即食泄。

食泻shíxiè

见明·王肯堂《医镜》。即伤食泻。详该条。

食泻

食泻

食泻是伤于酒食所引起的泄泻。临床特点是酒食不化,嗳气酸臭,腹痛则泻。食泻见《医宗金鉴》。《难经》称胃泄。《医林绳墨》称胃泻。
食泻的发生,是由于饮食所伤,宿食内停,或恣进膏粱厚味,损伤脾气,致使脾运失司而成。《医碥》:“盖伤食则脾滞,不能运化水谷,故泄。”食泻一般可分为伤食泻和酒积泻。伤食者宜消导为主,酒积者以解酲为主。
(1) 伤食泻: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称食积泄泻。症见脘腹痞满,嗳腐恶食,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色黄,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苔垢腻,脉滑或弦紧。是由于饮食过度,宿食内停,或恣食肥甘,窒碍肠胃,影响脾胃运化,以致水谷混杂而下。《症因脉治·泄泻论》:“食积泻之因,饮食自倍,膏粱纵口,损伤脾胃,不能消化,则成食积泄泻之症。”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枳术丸。如食滞较重,泻之不畅者,可因势利导,采取通因通用的方法,方用枳实导滞丸,以推荡积滞为主,使食滞有去路,则泻亦自止。
(2) 酒积泻: 见《症因脉治》。症见腹中作痛,痛而后利,利下黄沫,嗳气有酸臭酒味,胸脘痞闷,或呕恶频频,口渴饮冷,面赤烦热,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是由于酒食无度,损伤肠胃,湿热内蕴,下注大肠所致。《症因脉治·泄泻论》:“酒积泻之因,其人浩饮失度,或饮冷酒,伤其肠胃,湿热之气,蒸酿于中,积温成热。”治宜清化湿热,佐以解酒毒。方用家秘川连枳壳汤加味。以黄连、厚朴清热燥湿;木通、甘草清利湿热;枳壳破气;可加枳椇子、葛花以解酒毒; 加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如素体脾胃虚寒,中阳不振,酒湿亦可从寒化,症见泻下白沫,眩晕呕恶,胸脘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苔浊腻,脉滑。治宜分消酒湿,温中健脾。方用葛花解酲汤。以葛花解酒毒;猪苓、泽泻淡渗分利,使湿邪下泄;人参、白术、神曲健脾消导;砂仁、白蔻仁、青皮、陈皮、木香、生姜调气温中。此外,尚有酒积五更泄泻,每至五更,腹中作痛,痛而后利,利下黄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脉洪数或弦数。皆因酒湿酿中,积湿成热,火生寅卯,则五更发泄。治宜解酲消积,清化湿热。可用平胃四苓散加减施治。

☚ 热泻   肝泄 ☛

食泻shí xiè

diarrhea due to food reten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