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态中利率对经济增长作用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态中利率对经济增长作用论 把利率与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置于个人储蓄——投资的三阶段的动态经济来分析的理论。代表人物是莫尔霍。莫尔霍把利率划分为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利率,且依次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利率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利率对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西方关于经济增长论著主要研讨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情况,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则对利率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出了开拓性的探讨,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低利率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相反,高利率才是促进增长的有效方法。但麦金农提出的货币存款与实际资本互补学说遭到不少人的批评,因此,凯珀、马依森和弗莱等人抛弃了麦金农的互补性假设,从资本形成来论证利率与经济增长;与之相反加尔比斯却从二元经济来补充和发展麦金农的“互补性”假设。1986年,莫尔霍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储蓄及投资》一文中,批评人们“忽视了储蓄一投资过程的跨阶段性方面。”于是,莫尔霍提出一个三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初态经济分析来发展和完善麦金农的互补性学说。 所谓三阶段生命周期模型,是指一个消费者把自己的生活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挣取收入,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用于第三阶段的消费。消费者的储蓄可以以存款存入金融机构或投资于实质资本。莫尔霍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借贷总是要受到限制,这样,人们不得不用自己储蓄的资金来应付各种投资需求。此外,在缺乏发达证券市场的条件下,实质资本投资具有更高的不可分割性,使投资者在投资于实质资本以前的一定时间里必然以存款形式进行储蓄积累。他假定三阶段生命周期中,第一阶段投资者进行的储蓄及借贷不能满足进行实质资本投资的最低资金需要量,第二阶段投资者同第一阶段的储蓄积累加上新储蓄和银行借款进行实质资本投资。这种资本积累过程的跨阶段性,导致第一阶段储蓄存款和第二阶段实质资本是互补关系,而第二阶段的储蓄存款与实际资本却成为充分的替代物。为了更精确地推导这些关系,莫尔霍分三种情况来分析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