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六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六条” 即《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 是继《五·一六通知》之后,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又一错误纲领。“十六条”明确规定了“文化大革命”的任务和对象,“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提出要“依靠革命的左派”,“放手发动群众”;“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揭露一切牛鬼蛇神”。“十六条”规定,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构,是长期的常设的群众组织,不但适用于学校、机关,也基本上适用于工矿企业、街道、农村。 “十六条”的通过,表明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正式确认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指导方针,从而导致了全局性的错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