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飞熊入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飞熊入梦

古时传说周文王梦飞熊而遇吕尚 (太公望) 事。吕尚即姜子牙。后以此比喻皇帝得贤臣的征兆。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周文王) 将出猎, 卜之, 曰:‘ 所获非龙非彲(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按“非虎”,《宋书·符瑞志上》作“非熊”。后人讹“非”为“飞”,以卜猎为“占梦”。遂有飞熊入梦之传说。参阅明张存绅《雅俗稽言》二六《太公世家》。参见 〔非熊兆〕、〔非熊非罴〕。

飞熊入梦

飞熊:“非熊”之讹。梦到的不是熊。旧指圣主得到贤臣的征兆。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在一次打猎前卜了一卦,卦辞说:“获得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辅佐圣主的贤臣。”在渭水之滨,文王果然遇到了直钩垂钓的贤士姜太公。后人讹“非”为“飞”,以“卜猎”为“占梦”,于是有了“飞熊入梦”的说法。(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解义】飞熊进入梦中。传说周文王梦见长着翅膀的熊而得到姜太公吕望。后指帝王将要得到贤臣的征兆。
【用法】用于书面语。
【例句】据传,昔日高宗曾有~一事。

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原指传说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吕望。后比喻明主得贤臣的征兆。《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周文王)将出猎, 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唐·胡曾《渭滨》诗:“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当时未入飞熊梦,几向斜阳叹白头。”

飞熊入梦

周文王姬昌是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他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决心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等候机会,兴兵灭掉商朝。
周文王手下虽然有不少贤人,但还缺少一个能文能武、极有才干的人作为辅佐。因此,他经常留心,渴望找到这样一个人才。
当时,有个能人,名姜尚,号飞熊,文武双全。他虽年已七十,但还想找个机会,建立功业。他知道周文王为人贤明,就经常去渭水河边钓鱼,希望有朝一日,在那里遇上周文王,为文王所用。
一天晚上,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
第二天,周文王叫太史编占卜,太史编占卜以后,就把占卜结果编成歌词,唱给周文王听:
快快上渭水北岸打猎,
一定有个大大的收获。
不是螭(chī,传说中一种像龙的动物),
也不是龙;
不是虎,
也不是罴(熊的一种)。
得到个能人是公侯,
他是老天爷赏你的大帮手。
周文王高兴极了,就带领人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果然在那里遇到了姜尚。
周文王同姜尚谈论了一会,发现他学问渊博,见识超群,又得知他号飞熊,正是自己一向要寻访的人才。他满心喜悦,说:“我去世的老父亲太公常常对我说,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候我们周族就会兴盛了。你可真是这样的圣人啊!我家太公已经心仪你很久了。”
于是,周文王就称他为“太公望”,后人就叫他为姜太公。
接着,周文王就请姜尚坐上车子,和自己一道回去,并拜姜尚为太师。
周文王死后,姜尚又辅佐他的儿子周武王,终于灭掉了商朝。
后来,“飞熊入梦”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帝王得贤臣的征兆。

飞熊入梦fēixióng-rùmèng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一次周文王出去打猎前占卜,结果说“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周文王打猎时果然碰到了后来成为他辅佐大臣的姜太公。彲(chī):螭,传说中的无角蛟龙。罴:熊的一种。后“非罴”被直接说为“非熊”,“非熊”又讹为“飞熊”,因有周文王梦见飞熊而遇姜太公的传说。“飞熊入梦”指帝王将得贤臣的征兆。

飞熊入梦fēi xiónɡ rù mènɡ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文王于狩猎前去卜卦,卦辞却说此次狩猎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是辅佐大臣,结果果然得太公于渭水之滨。后因以指帝王得贤臣的征兆。飞熊为“非熊”之讹。也作“非熊有兆”。

飞熊入梦fēixióng-rùmèng

〔主谓〕 传说周文王梦飞熊而遇吕尚。后喻帝王得贤臣的征兆。《武王伐纣平话》:“大王梦见飞熊,必得贤也。”《封神演义》23回:“昔商高宗曾有~,得傅说于版筑之间。”
△ 多用于政治方面。
也作“非熊有兆”。

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飞熊:本作“飞虎”,后作“非熊”,讹作“飞熊”。原指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帝王将得贤臣的征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