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鸭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鸭肉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鹜肉(《千金·食治》),家凫(《纲目》)。 基源 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 原动物 家鸭Anas domesnca L,又名鹜(《周礼》),舒凫(《尔雅》), 历史 本品首载于《别录》“鹜肪”条目内,谓:“肉,补虚,除湿,除热,和藏腑,利水道。”此后《雷公炮制药性解》、《日华子本草》、《滇南本草》、《本草通玄》和《本草汇》等书中都有关于本品应用的记载。现代中药文献记载者不多。 《中药大辞典》引为药用。 形态 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 腹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 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与分布 鸭喜合群,善游泳。 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每100g含水分75g,蛋白质16.5g,脂肪7.5g,碳水化合物0.1g,灰分0.9g;Ca11mg,P1.45mg,Fe4.1mg,硫胺素0.07mg,核黄素0.15mg,尼克酸4.7mg。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33 【药性】: 性味 甘、咸,平。 ❶ 《日用本草》:“甘,微凉。” 归经 肺、肾、脾、胃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功效 除蒸,养胃,定惊,止咳,利湿。 主治 痨热骨蒸,小儿惊痫,咳嗽,痢疾,水肿。 ❶ 《别录》:“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使用注意 ❶ 《日用本草》:“肠风下血人不可食。” 单方应用 《肘后方》:“治卒大腹水病:青头雄鸭,以水1000ml,煮取200ml,饮尽,厚盖之,取汗佳。” 食疗 ❶ 《滇南本草》:“老鸭同猪蹄煮食,补气而肥体;同鸡煮食,治血晕头痛。” ❶ 张璐《本经逢原》.“鹜,温中补虚,扶阳利水,是本性,男子阳气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肿人用之最妥。黑嘴白尾者,治肠胃久虚。葛可久白风膏用之,取金水相生之义。绿头老鸭,治阳水暴肿,《外台》鸭头丸用之,取通调水道之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