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飞来峰造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地石窟部 > 石窟 > 飛来峰造像
飛来峰造像  fēiláifēngzàoxiàng

座落於浙江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上。因地而名。係浙江最大造像群。始建於五代,宋、元續有開鑿。現存造像三百餘尊。其中五代造像十餘尊,皆爲佛教淨土宗的“西方三聖”,分佈在山頂和青林洞口;北宋造像二百餘尊,其中金光洞内小羅漢、玉乳洞内六祖像、盧那舍佛會浮雕及冷泉溪南布袋彌勒佛均保存完整;元代造像一百尊。參閱雍正《浙江通志·山川一·杭州府》。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前。在飞来峰峭壁上分布着五代至元的石雕佛像300多尊,其中最早的造像是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凿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三尊造像均呈坐式,其风格带有晚唐艺术特征。造像数量最多的是宋代,共200多尊,技法较为精练。临溪岩壁上的弥勒像手持念珠,坦胸露腹,笑逐颜开,造型十分生动。元代造像共100多尊,雕刻精美,保存较完整。多闻天王线条粗犷,是当时的代表作。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制作的观音像,有三头六臂,面容丰满,线条流畅,也不失为一件优秀作品。造像多作密宗佛像,较为难得。飞来峰造像是浙江规模最大的一处造像群,在南方石窟造像中仅次于四川大足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窟   “至元十九年”石雕华严三尊 ☛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是一座高209米的石灰岩山峰,造像分布在山岩石壁上或洞壑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80尊。时代从五代到元,1982年国务院第二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造像中五代造像数量不多,以青林洞内的951年(后周广顺元年)腾绍宗造弥陀、观音、大势玉3尊为最早,但头部残。莲座下部有高束腰的须弥座承托。宋代造像多为小型雕像,多分布在青林、玉乳两洞及其附近。1022年(北宋兴元年)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和南宋风格的布袋弥勒都比较精美。元代造像形体多较大,分布在冷泉溪南岸和各洞口的上方,共100多尊。佛像双重螺髻,形状高尖,上额宽,肩胸阔,腰较细,或方脸短胖。身上斜披紧身衬衣,袒露胸臂,或披袈裟而袒胸。菩萨宝冠下敛上敞,宝缯飘垂,或着薄衫或裸上身,容貌清秀,体态窈窕。也有的容相端严,体态丰满,袒胸而挂璎珞,保留着较多的唐宋传统风格。莲座可分两种,一种较扁平,莲瓣略呈方形;另一种莲座较宽高,莲瓣相应瘦长,其上覆盖袈裟。元代造像中有许多密宗的内容,至元二十九年的金刚手菩萨像及三面八臂菩萨像,都是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作品。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在元代处于衰落时期,而飞来峰保留着较多且较精美的元代造像,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单位:杭州贡隐管理处 邮编:310026
电话:86-571-87972492

☚ 秋瑾故居   六和塔 ☛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市西郊北高峰东南的飞来峰上。有五代、宋、元的石刻造像470尊,至今保存完好的335尊。青林洞口崖壁上弥陀、观音、势至造像,是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作品,为飞来峰群像中年代最早的。金光洞口崖壁,有佛教故事“卢舍那佛会”浮雕和飞天浮雕,是北宋乾兴元年(1022)作品。临溪岩壁上有一宋代弥勒佛像,是飞来峰群像中最大的一座,大头丰颊,左手持捻珠,右手按布袋,坦腹踞坐,笑逐颜开,最为游人所喜爱。金光洞口外壁毗卢遮那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等,均为元初作品,刀法圆熟,雕刻精美。壑雷亭对岸岩壁上,造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的三头八臂观音半裸像,宝冠璎珞,肌容丰满,意态安详,是元代大乘密宗佛像中的精品。

☚ 飞来峰   天竺 ☛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

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前。飞来峰高209米,分布有五代至元代石刻造像约300尊,是浙江规模最大的一处造像群。其中五代造像尚存10余尊,为佛教净土宗的“西方三圣”,分布在山顶和青林洞口;北宋造像200余尊,小罗汉分布在金光洞内,六祖像在玉乳洞内,在青林洞南口和冷泉溪南分别有一龛“卢舍那佛会”浮雕和布袋弥勒像;元代造像近100尊,分布在冷泉溪南和青林、玉乳、龙泓、呼猿等洞周围峭壁上,佛像面容清秀,体态窈窕,雕刻线条流畅,手法洗练,是元代雕刻艺术的杰作。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天柱山石刻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

飞来峰造像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山区灵隐寺对面。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宋元均有开凿。其中元代造像六十七龛,大小116尊,属于喇嘛教的造像达46尊,为内地所罕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