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风沙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风沙土aeolian sandy soil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土壤。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列为岩成土土纲,风沙土类,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入初育土纲,风沙土土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列入初育土纲土质初育土亚纲风沙土土类。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列入新成土纲的砂质新成土亚纲(Psammen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例(1988)中为砂性土(Arenosols)集合土类,这种土壤分布于世界不同的水热条件下,以非洲、亚洲、南美最为集中。中国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境内,总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 表1 风沙土的水分物理性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
水分物理性质 随着细颗粒积累,土壤表层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吸湿量和凋萎湿度明显增加(表1)。 温度状况 风沙土较同地区的其他土壤春季升温早,对植物生长有利,但风沙土表土温度变幅大。向下逐渐保持在较稳定的范围。如鄂尔多斯地区的固定风沙土,地表的昼夜温差可达40℃左右,白天14~16时温度升高到50~60℃,午夜下降到10~20℃。但在20厘米深处温度变幅只有3.5~5.1℃,30cm深处变幅为1.2~2.2℃。 水分状况 随着成土过程的发展,风沙土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流动风沙土表层干燥疏松,可减少下层水分蒸发。因植被极少,蒸腾量小,故干沙层下含水率稳定在2%~3%,接近最大田间持水量,这对固沙先锋植物生长有利。半固定风沙土因植物根系的吸收 表2 风沙土的有机质、碳酸钙及易溶盐含量(克/千克)
有机质含量 流动风沙土固定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但不同地带的增加量不同(表2)。 碳酸钙和易溶盐含量 草原地带的风沙土不含碳酸钙,半荒漠地带的风沙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酸钙,荒漠地带的风沙土碳酸钙较多。同时,从流动风沙土到固定风沙土,随着成土过程的发展,碳酸钙的含量增加。风沙土的易溶盐含量亦有相同的趋势(表2)。 全量化学成分 风沙土随着土壤的发育,主要化学成分SiO2逐渐减少,而铁、铝氧化物明显增加。如草原地区毛乌素沙地的流动风沙土,1.5米深剖面内的SiO2含量占80%以上,R2O3含量占8%~12%;半固定风沙土表层SiO2含量约为77%,R2O3含量为15%;固定风沙土表层SiO2含量减至65%以下,而R2O3含量增至20%左右,这主要与细土物质不断沉积有密切关系,亦与植物着生及土壤固定后促进矿物风化有关。 微生物状况 由流动风沙土到固定风沙土,细菌、真菌、放线菌大量增加,固氮菌、纤维分解菌、硝化细菌等增多,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也提高,这与风沙土植物着生后土壤中有机质循环和营养条件改善有关。 利用改良 风沙土质地粗松,持水性能低,养分少,自然生产潜力不高,对人类或自然引起的轻微扰动十分敏感,如开发利用不合理,立刻会带来严重的风蚀和沙化恶果。因此,风沙土的开发利用必须严格地与改良和保护结合起来。在利用上主要应以牧业和林业为主,大面积的固定风沙土,植物种类丰富,是牲畜的四季草场。但放牧时要严格控制载畜量,实行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和风蚀。轮牧休闲的草场要播种有价值的豆科、禾本科牧草,以提高草场质量。水分条件好的风沙土是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基地,草原地区的风沙土可营造樟子松、油松、榆树等针阔叶林,有灌溉条件的风沙土,可栽培速生片林和发展果树、葡萄、瓜类和文冠果等。降水较多的草原地区的风沙土可以在平缓起伏的固定风沙土上有计划地开垦小面积土地,轮种农作物和建立饲料饲草基地,但要获得稳定而较高的产量必须多施肥料、改良土壤,特别是要增加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同时,一定要配备防风固沙措施,如营造防风固沙林网、封沙育草育林、带状耕作、留搓耕作、草田轮作。有灌溉条件的可搞引洪淤沙,引水拉沙等以保护好农田。对半固定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育草造林等治理措施,以固定风沙土;否则不仅会破坏风沙土资源本身,它将成为危害周围农业、牧业、道路交通和居民点的祸根。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村,几十年来,采用引水拉沙、引洪淤地、耕作施肥等措施,平沙造田、培肥土壤,从流沙中开发良田670余公顷,每年生产粮食数百万公斤。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地区包兰铁路两侧,自1956年以来,在高出黄河水面100多米的流动风沙土上,铺设草方格沙障和栽植灌木进行固沙造林后,流动风沙转变为半固定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土壤性质显著变化,表层积累棕灰色细粒,形成松脆结皮,0~7厘米深度内的粗粉粒和粘粒分别为原流动风沙土的67~179倍及2~14倍,有机质增高8~23倍,碳酸钙含量增高18~19倍。阳离子交换量高1.6~2.2倍,氮、磷养分明显提高,成功地保证了火车畅通无阻(见彩图70)。 风沙土aeolian sandy soil风成沙性母质上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半干旱和干旱沙漠地区,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在河流故道和滨海滩地也有分布。通体为松散的细砂或中砂,有机质和黏粒含量均很少,质地为砂土或壤质砂土,剖面无明显的发育层次,且多具反复堆积的特征。风沙土水、热状况很不稳定,种植作物易受干旱,产量低,应采取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林、固沙林等措施,有水源条件的地区可引洪淤灌,种植耐旱、耐瘠作物。 风沙土有固定风沙土和半固定风沙土等。由风成沙性母质发育而成,除平原干旱风沙区较集中分布外,在干旱山地还有零散分布。是新疆分布面积最大的土类。在植物滋长较好的风沙土中,表层有弱的腐殖质层,细土物质增加,表面还有由生物等不同作用形成的结皮。 风沙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易被风吹动的沙土。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部、内蒙、新疆、甘肃、陕西北部和华北平原。大面积集中分布的风沙土,在干旱地区称为“沙漠”。在半干旱地区称为“沙地”。华北平原的飞沙土也属之,系河流泛滥改道的老河滩沙地。风沙土粘粒少,质地轻,土质松散,保水保肥性差,养分贫瘠,土性热,不抗风,不保土。可通过造林、育草、引水拉沙和引洪淤灌等进行改良。 风沙土 风沙土属初育土纲。是在风、沙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影响下, 在风积砂性母质上形成的一种初育性幼年土壤。主要分布在河西荒漠风沙地区,或戈壁的边缘,多与地带性灰棕漠土、棕漠土交错存在,面积共4 931.14万亩,占全省土壤总面面的7.26%。其中耕地面积75.67万亩(敦煌县的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河西绿洲区耕地外围。风沙土地区, 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8~10℃,≥10℃活动积温为3 200~3 600℃;降雨稀少,年降雨量40~100毫米,安西、敦煌风沙土区降雨量40毫米左右,蒸发强烈,年蒸发量2 600~3 000毫米,干燥度大于14;光照充足,年日照在3 200小时以上; 风力强, 频率高, 年平均风速3~5米/秒,为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沙漠气候,农作物全凭灌溉生长,无灌溉则无农业。该区自然植被稀疏,多为低矮木质小灌丛,覆盖度2~10%,主要生长旱生、沙生经济灌木植物等。在强大风力的搬运风选作用下, 受到各种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的障碍影响, 形成形态各异的沙丘及沙链以至高大蜿蜒的沙山。风沙土在成土过程中,生物的作用微乎极微,土壤剖面发育十分微弱,没有发育层次,颜色浅黄,有机质和有效养分极缺乏,通层黄沙,质地均一,无结构,土壤易干旱,易遇风蚀,漏水漏肥,耕种的风沙土土壤肥力低下,是甘肃的低产土壤之一。固定风沙土经人为耕灌、施肥、耕作熟化的土壤,剖面微有发育,有层次,耕作年代久远的剖面具有耕作层、心土层和底土母质层,有机质含量在0.76%左右,PH值8.5, 质地多为砂壤,耕作层开始形成块状结构,土体润,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但作物产量低。风沙土的农业生产性能,是耕性好,通透性强,土性热,有机质分解快,有效养分少,无后劲,作物出苗快,发小苗不育老苗, 作物生长后期往往水肥条件跟不上,脱水脱肥,导致秆叶变黄,籽粒不饱。甘肃风沙土属荒漠风沙土亚类。根据风沙土形成特点,土壤属性及其改造利用途径, 将荒漠风沙土划分为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耕种风沙土4个土属。风沙土的不良生产性能主要来源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本身的性状。因此,培肥改良首先应在风沙区及绿洲外围进行植物固沙,封沙育林、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实行草、灌、木结合的方法进行设防。其次是针对耕种风沙土质地过沙,结构太差,地力贫瘠,干旱风蚀的特点,应增施有机肥料,扩大种植深根绿肥作物, 合理轮作倒茬, 种植抗风耐旱沙生作物,加强田间管理,防蚀抗旱耕作,切忌大水漫灌,控制水量,以防养分水分的漏失。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洪漫淤、翻淤压沙,改变土壤沙粘成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红粘土 新积土 ☛ 风沙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容易被风吹动的沙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区。植被成分简单,覆盖度极小,大部分地面裸露。风沙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风蚀作用强烈,生物作用很微弱。腐殖质含量很低,呈碱性反应,中部土层中普遍有石膏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