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颐指气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发号施令;颐指气使 异 发号施令 发布命令,下达指示。意义偏重于“发布、指挥”。语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使用频率较高,既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 例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杨虎城一家的惨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蒋介石对李宗仁发号施令的一个回答。(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第二章) 颐指气使 颐:颊,腮。不说话而用面部的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支使人,指有权势者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语本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意义偏重于指挥、差遣人的傲慢态度。多用于书面。 例 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如果不顾一切,依靠权势,蛮横逞强,颐指气使,巧取豪夺,就是所谓霸道了。(马南邨《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 同 都有指挥别人的意思,含贬义。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辨 “发号施令”的“号”不读háo。
颐指气使以下巴的动向及眼色指挥人谓之 “颐指气使”。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简言 “颐指”。亦作 “目指气使”,即动目以指物,出气以使人之意。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俯仰由人、仰人鼻息[仰承鼻息、仰其鼻息];颐指气使[目使颐令、目指气使]○独立自主dú lì zì zhǔ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依赖别人,也不受别人的支配或控制(多指一个国家而言):~的国家|各国都应该~,不许外国干涉。 ○自力更生zì lì gēng shēng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的方针|~的政策|我们的人民能以~的方式强盛起来。 ●俯仰由人fǔ yǎng yóu rén指一切行动受人支配、摆布:~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必须独立自主,不能~|摆脱~的地位。 ●仰人鼻息yǎng rén bí xī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势力单薄,只得~|千万不能有~的奴才思想。也说【仰承鼻息】、【仰其鼻息】。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使人,形容有权势者傲慢的神气:如果依靠权势,~,蛮横逞强,就是所谓霸道了 |你有家财万贯,~,哪知穷人的苦|权倾朝野,~。也说〖目使颐令〗、〖目指气使〗。 颐指气使 婉指高高在上,对众人发号施令。“颐”,即面颊。原意不用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支使人。 字数:44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高不可攀 自命不凡 ☛ 目指气使 目指气使(颐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骄傲、目中无人的神态。气使:用表情支使别人。颐指:用下巴示意以支使人。 ☚ 目挑心招 泥塑木雕 ☛ 支使 支使使 支派 另见:使唤 命令1 指使 调派 挑动 怂恿 ☚ 指挥军队 分派 ☛ 不好的态度 不好的态度冷淡的态度:冷眼 ☚ 态度不好 冷淡 ☛ 不好的对待 不好的对待当外人看待:见外 外待 相外 另见:不公正 不尊重 刻薄 ☚ 不好的对待 无礼 ☛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order people with only a tilt of the chin and without speaking—be insufferably arrogant; bossy; order people about by gestures 颐指气使order people about by facial expressions;boss sb around;be extremely arrogant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颊,腮。颐指:用嘴部的表情示意;气使:用神情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及神色支使人。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地指使别人;比喻运用自如,任意支使。be insufferably arrogant, order people about by gestures, be boss to others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解义】颐:面颊,腮帮。不说话而用面部的表情、神色来指挥或使唤别人。形容指使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颐指气使唐朝末年,政治日益腐败,各地藩镇割据,互相攻杀。以镇压黄巢起义军发家的节度使朱温以汴州为中心,逐渐占领中原广大地区,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面颊;腮。指、使:指使;指挥。用下巴的动作或面部的气色来指挥别人。多形容有权势者指使别人时的傲慢态度。也指艺术创作中随意支配,运用自如。宋·孔平仲《续世说·谗险》:“朱梁李振,唐自昭宗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振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释义】形容人骄横自大。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面颊。气:气色,表情。用面部表情示意、指使别人。形容有权有势者的傲慢态度。马南邨《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反之,如果不顾一切,依靠权势,蛮横逞强,~,巧取豪夺,就是所谓霸道了。” 随意指挥人,态度傲慢颐指气使;目指气使格式 会意式。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面颊,腮。指、使:指使,指挥。不说话而用面部的表情来指挥别人。形容有权势者傲慢的神气。 颐指气使yízhǐ-qìshǐ颐:下巴,这里引申指脸颊上的表情。气:神情。不说话,用面部表情神色示意,指使别人。形容得势者态度傲慢,随意指使人。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❶ 指用面部动作和表情来指挥别人。多形容有权势者指使别人时的傲慢神态。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解义】 颐:面颊,腮帮。不说话而用面部的表情、神色来指挥或使唤别人。形容指使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 颊,腮。气: 脸色,神态。指使起人来连话都不屑于说,只是抬抬下巴,或用眼色、脸色来示意。形容指使人时态度傲慢,盛气凌人。李国文《涅槃》:“那种世袭罔替的派头,养尊处优的神气,~的习惯,凡人不理的傲慢,不用问,一看便知道是属于高等贵族阶层里的人。” 颐指气使yi zhi qi shi颐:脸颊。颐指:用面部表情指挥人。气使:用神情支使人。用表情的变化支使人。形容随意指挥人,态度傲慢。也泛指示意或命令。 颐指气使 目空一切yí zhǐ qì shǐ;mù kōng yī qiè颐指:用下巴的动向支使人;气使:用气色神情指使人。形容有权有势者以脸色和神情支使人,高傲自大,看不起他人。程郁缀《封建末世的女管家》:“王熙凤对于赵姨娘等无权派,则~,至于仆人奴婢,更是动辄打骂,随心所欲。” 颐指气使 旁若无人yí zhǐ qì shǐ;páng ruò wú rén指人傲慢地用表情和气声指使他人,态度高傲,目中无人。《旧五代史·李振传》:“唐自昭宗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振皆~。” 颐指气使 一呼百诺yí zhǐ qì shǐ;yī hū bǎi nuò呼:喊;诺:答应。形容有权势者傲慢地用表情和神色来支使人,手下的众多仆从,纷纷应诺,随其摆布。蔡东藩《明史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世蕃见无人举发,胆子越大,益发妄行……地场监工,仍然是~的气象。” 独断专行 颐指气使dú duàn zhuān xíng;yí zhǐ qì shǐ断:专断;颐指:以脸色指挥别人;气使:用气色支使人。形容人做事专断,态度傲慢,常常用脸色神情来支使他人。龚雅文《不变也得变——评电影〈浪花〉中云涛夫人的思想内涵》:“她以名门富豪,规矩人家的内当家自诩。她~,绝不允许任何离经叛逆的事情出现。” 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jū gāo lín xià;shèng qì líng rén盛气:骄横的气势;凌:欺负。形容处于高位的人,摆出一副骄横的气势,以势压人。刘绍棠《村妇》卷二:“关一品说起县委书记仍然直呼其名,还是过去那~的口气。” 颐指气使yízhǐ-qìshǐ颐:下巴。颐指:用动一动下巴来向人示意。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用面部表情来命令人。多指有权势的人用骄横傲慢的态度指挥他人。 颐指气使yíshǐ-qìshǐ〔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 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指:用脸色指使人干事。气使:用表情神态指使人。即通过表情对别人随心所欲地驱使。形容有权势者对待下人十分神气的样子。也作“颐令气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