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预防医学道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预防医学道德社会要求医学预防人员必须遵守的医德行为准则和应具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和消除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它以整个社会人群乃至全人类的身心健康为主要服务对象。各行各业,男女老幼都与预防医学有关,从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的防治,到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监测,社会人群的卫生保健等均可包罗于预防医学之中。预防医学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隐效性的特点,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预防工作的实施,往往是一项社会工程,难度很大。预防医学的职业特性决定了预防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对社会人群负责,把社会公众利益置于首位,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服从全社会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由此提出了对预防医学人员的道德要求:(一)预防为主,高度负责。《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之说。《淮南子》中也有“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的记述。预防为主,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应充分认识预防医学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对人类当前与未来的身体、精神、心理健康负责;既对病人个体的健康负责,也对社会群体负责。(二)团结合作,协调一致。预防医学工作所涉及的道德关系是由预防保健人员与健康人群、环境、被监测部门和单位等多方面的关系交织而成的。预防医学工作队伍本身又包括医生、技术员、护理员、药剂师以及行政、后勤等各类人员。为了提高预防工作质量,既要协调好队伍内部的关系,又要协调好卫生预防人员与临床医务人员的关系,做到防治并重,防治结合;还要协调好卫生预防工作者与社会人群的关系,做到预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协调好卫生预防机构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做到专业分工与积极支持相结合;协调好卫生预防工作与社会的关系,做到移风易俗,除害灭病与社会变革、改造国家相结合。(三)秉公执法、无私无畏。预防医学的许多工作是通过监督执行国家卫生法规来体现的。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如《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工业企业设计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传染病防治法》等。预防工作者要本着向人民负责,向社会负责的精神,忠于职守,不徇私违法,按章办事,敢于与违法现象和行为作斗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