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秦汉时期的长城。当时的中央封建政府为维护统一和发展帝业,在同匈奴奴隶主政权进行的战争中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秦长城始修于秦初。大部分利用赵国旧塞。其遗迹在内蒙古境内,沿阴山而东,经过固阳县北部,顺大青山而北过集宁市,最后由兴和县北进入河北省。汉武帝时曾对秦长城进行了两次修筑。主要是在内蒙古境内。第一次在元朔二年(前127),主要修缮秦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在阴山修筑了外城。位置从今包头地区北部始,蜿蜒西北,由固阳县北面的东公此考,卜塔亥等公社和达茂联合旗的一些地区经中后联合旗和潮格旗的部分公社向西北穿越中蒙边界,后又转向甘肃等地。秦汉长城的砌筑方法是因地制宜,山上用平垒,平地则土夯。在陡峭的崖壁处,利用崖壁作墙身,稍加修筑而成。在汉长城的遗迹中,草原上今仍可以地面上留有的4至5米宽的夯土遗迹。沿长城内外,重要的关口和适于瞭望的地方,设置有烽火台和城障。烽火台一般是用石块垒成,个别的四周有围墙。城障是障尉所在的小城。也有一些汉烽火台以黄土夯筑,其原状为上小下大的方柱形。汉的城障主要有巴音诺洛、苏亥、阿尔乎热和沃博尔乎热等遗址。其大小相同,形制相似,均为周长450米左右的正方形。城墙的用料有土有石。城的四角都筑有斜向外方的类似马面的建筑,内蒙古西北长城遗址附近发现的文物还有大量的汉代五铢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