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算编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算编制yù suàn biān zhìбюджéтный штат

预算编制

国家机关制定集中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规律性活动。国家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预算草案的编制和正式预算的编制两个阶段。

预算编制

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算法规定的职权和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按复式预算编制。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是借债应当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地方各级预算必须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各级预算都应设置预备费。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budgetting

预算编制是一个优化过程,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是由政府主管机构运用预算制定技术,根据已确定的目标,制定下一个年度的政府收支计划。预算编制要以较为准确的经济和财政预测为基础,设计出计划年度内政府预算的收支草案。
预算编制通常以上年的收支规模为基数,加上增量成为本年预算。同时运用成本——效益法进行分析,即将边际效用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财政支出控制中。有些国家在预算编制时,根据每年增加的预算项目以现金方式调试账户。政府的资本支出可直接结转下年,不再需要议会授权,从而把预算从会计工具变成了国民经济中组织政府投资的一个手段。这种计划——方案——预算系统具有项目结构、分析研究和信息体系三部分。预算编制中还要求考虑因素的变化,编制多年项目计划,称为远景概算或中期财政规划,以谋求预算指标与经济发展形势的统一。
为保证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公共支出服务或公共开支管理的预测系统;其次要建立衡量成本、效益支出效果的指标体系。

☚ 财政年度   零基预算 ☛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

预算收支计划的拟订、确定及其组织过程。包括: (1) 单位预算的产生。这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内容,进行预算收支测算是其主要任务。各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必须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按照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有关制度,测算拟定本单位的预算收支计划或财务收支计划,报请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核后,并按照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核后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单位预算收支计划。(2) 汇编部门的单位预算草案。即以本部门各单位预算为基本预算单元,在对其预算草案分别予以指导修订的基础上,汇集成本部门统一的单位预算草案,报送同级财政机关审核、磋商、修订,以进一步完善。遇有重大分歧无法统一时,隶属地方财政的,须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隶属中央财政的,由国务院裁决。(3) 汇总形成各级总预算草案。总预算草案由各级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的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及下属地区总预算综合、汇总而成。须按一定方式进行,即将全额预算管理单位收支全额列入,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则仅列人由预算拨款补助的收支差额部分。由财政机关直接掌管的收支如总预备费、债务收支及相邻上、下预算级次的调拨性收支等亦应编入。在进行纵向汇集整理和横向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再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加以修订完善。(4) 汇编国家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单位预算汇总形成的中央预算和由各省(市、自治区) 本级预算及所属县 (市) 总预算汇总形成的地方总预算,最后由财政部加以汇编成为国家预算草案,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方成为正式国家预算。上述四个方面的活动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两上两下”,使基层建议得以汇聚于中央,中央方针政策落实于基层,整个预算编制活动得到协调和统一。

☚ 预算草案   预算基期 ☛

预算编制

budgeting;budgetary planning;budget making(/plann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