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山西五臺山臺懷鎮北側。建自東漢永平間,初名大孚靈鷲寺。以山形酷似天竺之靈鷲,故稱。後魏孝文帝時增拓,易名花園寺。以寺内建有花園,因名。唐武后時,改稱大華嚴寺。以新譯華嚴經中有此山名,故稱。明太祖時重修,始稱今名。萬曆中更名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重修,仍復今稱。寺規模宏大,佔地面積一百二十畝,爲五臺諸寺之首。主要建築有山門、鐘樓、觀音殿、菩薩殿、大佛殿、無量殿、千鉢文殊殿、銅殿、藏經殿等。寺存明代青銅塔兩座、銅鐘一口以及明版藏經、清代華嚴經字塔等。參見本類“五臺山”。參閱《嘉慶重修一統志·代州直隸州·寺觀》、光緒《山西通志·古蹟考八·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