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进士第二名。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累迁至右司谏。敢于言事,前后上七十余疏,曾于同一日奏罢宰相与参知政事共四人。元昊进扰,琦任陕西招抚使与范仲淹同御西夏,名重一时,天下称为“韩范”。元昊称臣,请和,琦召还为枢密副使。归时陈述西北边计四策:“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务,请缮甲厉兵,营修都城,密定讨伐之计”。继任陕西宣抚使,镇压了张海、郭邈山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因仲淹、富弼等皆罢政,琦自请外放,遂从资政殿学士先后知扬州等地。曾与辽交涉归还并州所辖天池庙与阳武砦之地,并于边地垦田九千六百顷。仁宗时官至枢密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仪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判相州等地。曾多次上疏极力攻击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文彦博、富弼同为保守派之首领。后病死于住所。著有《安阳集》。 共1首 (词)宋·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 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 愁无际。 武陵回睇。 人远波空翠。 共3首 (词)宋·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南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词)宋· 维扬好,灵宇有琼花。 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玉破香葩。 芳艳信难加。 如雪貌,绰约最堪夸。 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 来会列仙家。 (词)宋· 安阳好,戟户使君宫。 白昼锦衣清宴处,铁楹丹榭画图中。 壁记旧三公。 棠讼悄,池馆北园通。 夏夜泉声来枕簟,春来花气透帘栊。 行乐兴何穷。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时称“韩范”。边人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嘉祐元年(1056),入朝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旋出判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神宗为制《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安阳集》卷首、《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徽宗朝赠魏郡王。《宋史》有传。事迹另见其子韩忠彦所撰《忠献韩魏王家传》(《安阳集》附录)及李清臣所撰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清杨希闵编有《韩忠献年谱》。韩琦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但自《能改斋漫录》卷一七辑出的二首《安阳好》,并见王安中《初寮词》。其《点绛唇》(病起恹恹)系晚年在大名府任上所作(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公经国大手,而小词乃以情韵胜人”(《词林纪事》引《词苑》)。 ☚ 苏舜钦 沈唐 ☛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登进士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兼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宝元(1038—1040)间,为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等共同经营西边,为民所称。庆历三年(1043),入为枢密副使,支持庆历新政。庆历五年,出知扬州、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祐(1056—1063)初,入为枢密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时,封魏国公。神宗时出判相州,徙大名府。神宗熙宁八年(1075)卒,年六十八,谥忠献。他善为诗文,亦工小词,清吴之振《宋诗钞》评其诗“率臆得之,而意思深长,有锻炼所不及。理趣流露,皆贤相识度。”其“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九日水阁》)诗句,历来为人所传诵。有《安阳集》五十卷,今存,其中诗二十一卷。《名臣碑传琬琰集》有宋李清臣所撰韩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 赵抃 杨备 ☛ 韩琦 北宋政治家。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任右司谏时,一日奏罢四名正副宰相,为时论所称。宝元三年(1040年)西北边事起,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率兵拒敌,防御西夏。《宋史·韩琦传》介绍说:“(韩)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西夏与宋廷议和之后,韩琦被召为枢密副使。两年后,因范仲淹等罢政。自请外任。知扬州,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被契丹冒占之土地,并立石为界。韩琦是拥立英宗的重要人物。嘉祐元年(1056年),入为枢密使,三年拜相。英宗即位后,促曹太后归政,进为右仆射,封魏国公。治平三年(1066年)英宗病重,韩琦力请建储。次年,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旋改外任,判永兴军,知相州、大名等地。韩琦又是北宋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屡次上疏,反对王安石变法。卒谥忠献。著有《安阳集》。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中进士,授将作监,历官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以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天下称为“韩范”,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魏国公,卒,谥忠献。今存词数首。 ☚ 苏舜钦 沈唐 ☛ 韩琦1008—1075北宋军政大臣、文职统兵大员。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进士。历任右司谏、益利路体量安抚使。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进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庆历元年(1041年),以任福等攻夏败没,解除副使,改知秦州(今甘肃天水)。次年,兼秦凤经略安抚招讨使,未几,改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尝重订军训条令,规定弓弩命中率等级标准。以与范仲淹共事兵间多年,指挥备御西夏战事有功,时人称为“韩、范”。三年,西夏请和,又同被召入朝,他任枢密副使。支持“庆历新政”。及仲淹罢政,出知并州(今山西太原),收回契丹冒占之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嘉祐元年(1056年),入朝为枢密使。三年,拜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旋出为地方官,屡上疏反对王安石变法。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北宋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人。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军,后拜右司谏。前后上七十余疏,曾于一日奏罢宰相参知政事共四人。元昊进扰,韩琦任陕西招抚使,与范仲淹同御西夏,名重一时,天下称 “韩范” 元昊称臣后,被召还为枢密副使。陈述西北四策,认为 “今当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务。请缮甲厉兵,营修都城,密定讨伐之计”。在陕西宣抚使任间,镇压了张海、郭邈山的农民军。后自请外放,知扬州等地。曾与辽交涉归还并州所辖之地。在边地垦田九千六百顷。仁宗时官至枢密使,封仪国公。神宗时拜司空兼侍中,出判相州等地。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文彦博、富弼同为保守派首领,病死住所,后封赠魏郡王。 ☚ 范仲淹 司马光 ☛ 韩琦1008—1075北宋名将。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时为右司谏,因一次劾罢宰执四人,被时论称颂。又任陕西安抚使等职,与范仲淹等长期共防西夏而知名。支持“庆历新政”,历任枢密使、宰相等职,历经仁、英、神宗三朝。后期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 韩琦1008~1075北宋将领。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宋仁宗时中进士,曾任右司谏。仁宗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镇守宋西北边疆。后入朝,为枢密副使,主张富国强兵,参与过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后外任扬州、定州、并州。再重新入朝,官至宰相,封魏国公。王安石变法时,曾多次上书反对,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首脑。 安阳集/韩魏公集 ☚ 欧阳修文选读 安阳集 ☛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人。仁宗时进士,任右司谏。宝元三年(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时人称为韩范。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请和,被任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同时登用。两年后以仲淹等罢政,自请出外,知扬州,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嘉佑年间重入政府,迭任枢密使、宰相。经英宗(1064年~1067年)至神宗,执政3朝。神宗即位后,出知相州(今安阳)、大名等地。王安石变法他屡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富弼等同为保守派首脑,封魏国公。著有《安阳集》。 韩琦1008~1075Han Qipolitic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he came from Anyang of Xiangzhou. Works: Passing by the Old Frontier Pass,Early Summer,Collection of Anyang,etc.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进枢密直学士。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宝元三年 (公元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请和,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同时登用。他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朝廷倚以为重, 时称“韩范”, 有歌谣: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两年后,因仲淹罢政,自请外出,知扬州等。嘉祐年间 (1056—1063),复入为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神宗即位后,出判相州 (今河南安阳)、大名府等地。王安石变法,他屡次上疏反对。封魏国公。有《安阳集》。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宋相州安阳(河南安阳)人。天圣进士。副夏竦为经略安抚招讨使,后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防御西夏。与范仲淹齐名,时人称为“韩、范”。嘉祐元年(1056)拜枢密使,三年拜相。力赞仁宗立濮王之子宗实为皇太子,是为英宗。英宗病重,复请建储。神宗即位,拜司空兼侍中。琦执政三世,支持庆历新政,反对王安石变法。有《安阳集》。(参考图39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