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鞭Bi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字姓》亦收,未详其源。

鞭biān

❶驅使牲畜的工具。枚乘《梁王菟園賦》:“左挾彈焉,右執鞭焉。”喻閃電。揚雄《羽獵賦》:“辟歷列缺,吐火施鞭。”
❷擊打。《漢書》揚雄《羽獵賦》:“鞭洛水之虙妃,餉屈原與彭胥。”

五幕话剧。宋之的著。1940年11月重庆生活书店初版(后改名《雾重庆》)。

☚ 喜马拉雅山上雪   小三子 ☛

读音b·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卑连切,平,仙韵。
❶皮鞭;鞭子。
❷鞭打。李白诗:骏马不劳鞭。”
❸比喻督促。
❹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无锋刃。
❺形状细长好似鞭子的东西。如:教鞭。
❻成串的小爆竹。

上一条: 下一条:

〔bian〕ghob snao.
鞭打 〔bian da〕shad: 用鞭子~牛。geud ghob shad shaddab yul.
鞭炮 〔bian pao〕paot ndeud.
鞭子 〔bian.zi〕ghob shad.

{}7385成串的爆竹,鞭炮。胶辽官话。山东临胊〖〗。冀鲁官话。河北昌黎〖pian32〗。中原官话。山西襄汾〖〗、吉县〖〗。晋语。山西长子〖〗。江淮官话。江苏扬州〖〗。用手或东西抽打。闽语。福建福清〖〗。广东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器》:「以手或物打人者,俗呼曰~。」打耳光。闽语。广东潮州〖〗。

❶〈隐〉清末以来冶坊业指数目二。参“丁、鞭、沿、吊、磨、汤、草、敲、挽、留”。
❷〈隐〉清末以来京津等地江湖诸行指打(人)。
❸〈隐〉北京流氓团伙指阴茎。

鞭biān

❶鞭子,赶牲口的用具
 △ 马~|~打。
❷古代一种有节无刃的长条形兵器;泛指形状细长像鞭子的东西
 △ 九节~|教~。
❸成串的小爆竹
 △ 放挂~。

❶驱赶牲畜的用具:~子︱~梢︱皮~︱马~︱扬~︱~长莫及︱投~断流︱快马加~。
❷用鞭子打:~打︱~尸︱~挞(ta)︱~笞(chi) ︱~策。
❸一种兵器,铁制,有节:钢~。
❹形状细长,像鞭子的东西:教~。
❺成串的爆竹:~炮︱放~︱一挂~。
○~辟(pi)入里(形容说理深入透彻)。

鞭biān

❶ 鞭子:马鞭子|快马加鞭。
❷ 一种古代兵器:竹节鞭|手使双鞭。
❸ 像鞭子一样的东西:教鞭。
❹ 编成串的小爆竹:挂鞭。
❺ 鞭打:掘墓鞭尸。
❻ 姓。

武术器械的一种,包括软鞭、硬鞭两类。演练中,有持双鞭者,亦有持单鞭者。参见“软鞭”、“硬鞭”条。

☚ 鱼叉   兰锜 ☛

见〔秉鞭〕

鞭bian

鞭策 鞭笞 鞭虫 鞭打 鞭杆 鞭痕 鞭技 鞭毛 鞭炮鞭梢 鞭尸 鞭右 鞭挞(ta) 鞭责 鞭子 钢鞭 放鞭 教鞭 鹿鞭马鞭 鸣鞭 牛鞭 皮鞭 扬鞭 掌鞭 执鞭 竹鞭 鞭毛虫 鞭子草竹节鞭 鞭长莫及 鞭笞天下1 鞭打快牛2 鞭辟(pi)入里 投鞭断流快马加鞭 跃马扬鞭

武术器械的一种。分软鞭和硬鞭两种。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节和圆形环相连而成。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的暗器,不易抵御。将鞭打出,可击,可笞,可勾,可缚,善用者能胜刀剑。软鞭有七节、九节、十三节之分,但一般称为九节鞭,是一种“软硬兼施”、“可长可短”的兵器。平时携带方便,或收握手中,或围于腰际,用时用力一抖,便可挥动。在武术中,九节鞭的打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九节鞭以“圆”运动为主,借助于手臂摇动和身体各部位的转带,或打鞭的某部位来增加动力和改变圆心及方向。软鞭分单鞭和双鞭,和其他器械配合有“刀里加鞭”;对练套路有“九节鞭进枪”。硬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竹节钢鞭”,形如竹根;另一种是十三节“水磨钢鞭”,这种鞭不算柄有十三节,长约三尺,鞭尾有坚木或铁制柄,鞭头鞭尾皆可握,能两头使用。击法有挡、摔、掉、点、截、盘、扫等(图109、110) 。

图109 鞭

图110 双鞭

☚ 镖   功法 ☛

鞭biān


鞭biān

用鞭子打: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悍仆。(八八·1137回目)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其他部 > 用具 > 鞭檛 > 鞭
鞭  biān

“鞭檛”的省稱。亦泛指所有的鞭子,如:皮鞭、長鞭、教鞭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名類 > 鞭
鞭  biān

竹類之地下莖。通常横卧地下,節間較長,節上有芽,可發新筍。鞭節有不定根,可生新竹鞭。竹地下莖有三種: 單軸散生、合軸叢生及複軸混生型。形成地上竹後單生或叢生。唐·方干《題新竹》詩:“節環膩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長鞭。”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詩:“遶砌忽墳裂,走鞭瘦竛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五·竹》:“土人於竹行鞭時掘取嫩者,謂之鞭筍。”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其他部件 > 鞭
鞭  biān

馬鞭。以長皮條或繩索縛紥於竹根或竹竿上製成。雖至遲於春秋戰國鞭已用於驅馬,但早期之鞭主要用於毆人,驅馬多用策。魏晉以後用鞭驅馬之風漸盛。《左傳·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說文·革部》:“鞭,毆也。”段玉裁注:“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鞭杖 > 鞭
鞭  biān

鞭打犯人用。先秦時多作官刑。《書·舜典》:“鞭作官刑。”《國語·魯語上》:“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韋昭注:“鞭,官刑也。”《遼史·刑法志上》:“拷訊之具有麄、細杖及鞭、烙法。”

鞭biān

❶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江湖社会谓打徒弟。《江湖丛谈》:“如若鞭徒弟的时候(江湖人管教徒弟的本领,调侃叫夹磨,管打徒弟叫鞭),外人不准多言,更不准拦挡。如若人家教徒弟听着不躲开,那便是要荣人家的门子,亦受大家制裁。”
❷旧时冶坊业谓数目二。参“丁、鞭、沿、吊、磨、汤、草、敲、挽、留”条。

鞭biān

〖名词〗
鞭子(5)。《报刘一丈书》:即扬鞭语曰。——立即高举鞭子告诉他们说。《子革对灵王》:执鞭以出。——手拿着鞭子走了出来。《伯夷列传》:虽执鞭之士。——即使做一名拿鞭子的马车夫。

鞭biān

❶ 鞭子,驱赶牲畜的用具。《木兰诗》:“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❷ 古刑具。《国语·鲁语上》:“薄刑用~扑以威民也。”
❸ 鞭打。《左传·庄公八年》:“~之,见血。”
❹ 竹的地下茎。苏轼《东坡八首并序》:“好竹不难栽,但恐~横逸。”

*bian

B1DE
❶鞭子,驱赶牲畜的用具:快马加~/~长莫及。
❷形状像鞭子的物品:教~/竹~。
❸<文>用鞭子抽打:~笞/~策。
❹古代一种金属兵器,形状似棍:钢~/铜~。
❺爆竹:放~/买了两挂~。
❻某些雄性动物的生殖器:牛~/猪~。

各种的刑罚

各种的刑罚

百刑
刑罚的名称:刑名
刑罚的种类:刑种
军中的刑罚:军刑
按其罪行应判的刑罚:罪刑
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造言之刑
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笞(笞刑) 扑罚
 笞刑和杖刑:笞杖
 鞭抽棒打的刑罚:鞭杠
用鞭杖的刑罚:鞭(鞭刑;鞭拊;鞭杖) 罚抶 棰楚
用棍棒等拷打罪犯的刑罚:杖(杖刑;杖棰;杖罚) 棰 棰 决罚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徒(徒刑) 刑徒
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死刑 极刑 重罪重辟 重诛 肆刑 极典 深辜
斩首的刑罚:殊死(殊死刑) 斧钺之诛
 接受死刑:归死
杀头或腰斩的刑罚:斩杀
用绳子勒死的刑罚:绞刑
死刑以外的刑罚:小辟
 死刑以外的一切刑罚:生刑
施于下体的刑罚:下服
施于上体的刑罚:上服 刺颊
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罪
在罪犯脸上刺字,以墨涂之:黵(黵面) 黥(灼黥) 墨面 墨辟 刀墨 刺字 刺面
于额上刺字:黥首
刺面额,涅以墨之刑:
以刀刺面、染黑为记:

☚ 刑罚   各种程度的刑罚 ☛

某种形状物的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的量:股(一~清泉) 道(万~金光) 茎(一~绿草) 条(一~线) 根(一~筷子) 鞭(打一~) 棍(打一~子)
用于细长圆形的量:管(一~笔) 杆(一~枪) 枝(一~烛)
用于成团或圆球状的东西的量:块(一~糖) 颗(一~豆) 粒(一~药) 丸(一~药) 团(一~面) 锭(一~墨;一~银)
用于片状、方形或其他形状的东西的量:片(一~板) 纸(一~空文) 床(一~被) 面(三~红旗) 扇(一~磨) 抹(一~阳光) 方(一~手帕) 弯(一~新月) 朵(一~云) 枚(一~证章)
用于小的、细丝状的东西的量:缕(一~头发) 绺

☚ 个体物量   某种事物的量 ☛

鞭打

鞭打

鞭(鞭行;鞭策;鞭笞;鞭挞;鞭楚;鞭捶;鞭挝;鞭棰;鞭击;着鞭;~之见血) 抶 棰(棰打;棰笞;棰搒) 棰(棰殴;捶楚;捶扑) 挞(挞楚;挞击;挝挞) 笪(笪笞) 挝捶 挝筑
鞭打脸面:鞭面
鞭打背部:鞭背 杖脊
用鞭子挥打:鞭颩
杖击,鞭打:捶挞
教训鞭笞:教笞
殴打,鞭挞:殴挞
责其罪而鞭挞之:谴笞
缚着鞭打:系笞
愤怒鞭打:恚挞
鞭笞得非常厉害:皮绽肉飞
(用鞭子打:鞭打)

☚ 棍打   殴打 ☛

刑具

刑具

金 锯(刀锯) 凿(斧凿) 敲(执~) 法刀 欧刀 斧质 斧鈇 鈇质 斫斧 鞭杻 问事 械索 刑器 狱具 刑械 械梏 械索 梃杻 刀斧 斤斧 釜銊 斧镬 斧凿 仗格
旧时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木
各种刑具:桁杨刀锯
古刑具:木(木手;木石;木杻;木格;木索;木械;木驴;枯木) 钳(钳铁;钳锁;钳鏁) 锯 镬 鼎 纽 锒 铛 校(大~重牢) 铁床阑单 阑殚 梏拲 斧锧 斧质 锡荡锣
古代拘系人的刑具:桎(桎梏) 械(械槢;械索;足械)
旧时囚禁人的刑具:囚笼 站笼 铁笼 立枷 樊笼
解送犯人的车笼:槛(槛车) 押(木押) 笼头 囚车
鞭打的刑具:鞭(鞭子;鞭笞;薄鞭;常~;法鞭;制鞭;蒲~) 杖(杖子;仗棰;刑仗;制杖;苇杖;小~;廷杖;棰杖;囚杖;法仗;讯杖;问事杖) 笞 板(板子;毛~;大~) 棰(棰革;榜棰) 篦木(枯木;株木) 扑(鞭扑) 敲(敲搒;敲扑) 荆(荆革;负~请罪) 楚(楚棰;檟楚;贾楚;夏楚) 骨朵 讯棍 榜棰 掉柴
鞭子和刑仗:鞭楚
竹木刑具:棰楚 棰楚

另见:审讯 拷打 鞭子 绳子

☚ 刑具   枷锁镣铐等刑具 ☛

各种兵器

各种兵器

五兵 五刃 刀枪剑戟 枪刀剑戟
任何兵器:尺寸之兵
古代兵器名:铲(流星铲) 锤(铁锤;银锤;双锤;铁爪锤) 鎲(鎲钯) 铫 鍠 镖(金镖;铁镖;飞镖) 镳 锏(锏钯;铜锏;流金锏) 钩(钩镡;钩戟;钩拒;钩棘;钩距;钩竿;钩镰枪) 镡 殳(铁殳) 棒(镫棒;狼牙棒) 鞭(鞭挝;鞭简;鞭锏;九节鞭) 戣 椎(长椎) 标(标枪;梭标) 斧(斧钺)矛(长矛;酋矛) 戟(靸戟;鈒戟;雄戟;匽戟) 鍠 钺 钯(鎲钯) 枪 鎌 镩 简 棍 鏚 杵 叉(马叉;鎲叉) 流星 狼筅骨朵(铁蒺藜骨朵) 铁挝 铁杖 铁檛 铁尺 长铍 长鉟 长戈 长兵 金瓜 银瓜 镫杖 镫仗 铁轮拨 雉尾炬
钢鞭的前端:鞭梢 鞭稍
钩的锋芒:钩芒 钩铓
能发射炮弹的重型武器:炮(火炮;铳炮;大炮) 筒(火箭筒;爆破筒)
旧式火炮:铁炮
古代一种火炮:震天雷
爆炸性武器:弹(炸弹;霰~;导~;氢~;流~) 雷(地~;手~;水~;铁~;鱼~)
暗中发射的武器:暗器(~伤人) 黑枪 冷枪
打击用的兵器:毄兵
铁制兵器:铁兵 铁刃
收藏的兵器:余兵
用以杀人的武器:不仁之器

☚ 武器   各种状况的武器 ☛

竹的各部

竹的各部

竹初生时的外壳:箨(箨笋;竹箨;粉箨;笼箨) 箬 笋皮 笋壳 龙皮 竹皮 锦绷
竹箨的美称:锦苞 锦箨
竹的节:节(龙节;凤节)
带有白粉的竹节:粉节 雪节
浅黄的竹节:缃节
竹子的外皮:篾青
竹的青皮:
竹的内皮:竹肉
竹子的篾青以里的部分:篾黄 篾白
竹根:鞭(~节)
竹的根状茎:马鞭 竹鞭
竹的老根:竹母
腐朽的竹根:鬼齿
竹中的白色薄膜:竹孚俞
竹子上的白色粉末:云粉

☚ 各种竹名   竹笋 ☛

马鞭

马鞭

鞭(鞭丝) 策(马策;长~) 簻枚 马檛 马杖 马垂 马捶 马挝 马棰
马鞭和马镫:鞭镫 鞭蹬 鞭登
马鞭和帽子:鞭丝帽影 藤帽丝鞭 帽影鞭丝 鞭丝茸帽
马鞭和手板:鞭板
马鞭和弓:鞭弭
赶马的鞭杖:棰策
醉人手中的马鞭:醉鞭
铁制的驱马物:铁鞭 铁蛇 铁查 铁挝铁节鞭
有节的马鞭:鞭节
顶端有针刺的马鞭:错錣
马鞭顶上的针:

☚ 鞭子   车子 ☛

器官2

器官2

猪舌头:门枪
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鳃(~弓;~瓣;~盖;鱼~)
猪的胰脏:连铁
鱼肠:
某些动物的感觉器官:须(~子;触~)
蛇的舌头:芯(芯子) 信子
禽兽的内脏:子件
鸟禽五脏总名:
动物的阴茎:鞭(驴~)
海狗的阴茎和睾丸:腽肭脐
动物的睾丸:势(去~)
鱼的运动器官:鳍(背~;胸~;腹~;臀~;尾~;奋~) 鱼翅
鱼类体内的长囊状器官:鳔(鱼鳔)

☚ 尾巴   动物的胃 ☛

竹笋

竹笋

笋(~干;春~;篾笋;玉笋;毛笋) 箘(竹箘) 稚(稚龙;稚子)鞭 樨龙 箨龙 龙雏 龙芽 龙孙 竹子 竹萌 竹胎 竹芽 竹牙 玉节 玉虬 玉版(玉版师;玉版僧) 玉婴 猫头 边幼节 甘锐侯
笋的美称:白玉婴
竹的地下茎:鞭节
竹地下茎上横生的芽:鞭笋
破土猛长的笋:迸笋
初生的竹笋:鞭茁 箭茁
嫩笋:箈 稚笋 笾笋
新笋:牙笋
冬采的笋:冬笋 潭笋 晚笋 雪笋
苦竹之笋:苦笋 谏笋
小笋:箭萌
大笋:母笋
(竹的嫩芽:竹笋)

☚ 竹的各部   芽、苗 ☛

督促

督促

督(督切;督催;督趣) 敦 课(课工;课督;课笃) 趣(趣督)策 鞭(鞭策;鞭辟) 击叩 击扣
督促前进:督进
督促造就:监就
教育督促儿子读书:课儿 课子
 母督子勤学:断织
督促僮仆:课僮
督促耕作:课耕
督促劝酒:监劝
暗示、督促:讽厉 讽励
检查督促:校督 检促
指挥督促:指督
教导督促:教督
劝勉督促:劝督
催促,督促:催督
催赶,督促:催趱
严加督促:肃督
 严限督促:煎督
严格督促能力差的人,使之刻苦努力,勤奋不息:鞭驽策蹇
(监督催促:督促)

另见:监视 监察 督促 催促 驱赶

☚ 督促   监督 ☛

鞭子

鞭子

鞭(鞭捶;鞭策;鞭荚;鞭棰;鞭鞘;皮~;扬~;加~;投~) 棰(棰策) 棰
栓在鞭上的皮条:
鞭子的末端:鞭梢 鞭稍 鞭弰
打牲口的皮鞭:懒驴愁
短的鞭子:短鞭 尺棰
一种很大的鞭子:静鞭
神人使用的鞭子:灵鞭 神鞭
威力巨大的神鞭:赶山鞭
圆桶状的鞭套:鞭桶

另见:刑具 鞭打 驱赶 鞭策

☚ 鞭子   马鞭 ☛

棍棒

棍棒

棍(棍子;棍杖;竹~;铁~;夹~;军~) 棒(棒子;木~;铁~) 莛 杖(杖子;杖棰;禅~;擀面~;拿刀动~) 棰(棰杖) 棰(棰杖) 棓 桿(桿子) 梃
细长似棍的东西:鞭(教~)
较长的棍状物:杆(~子;笔~;钢~;秤~;桅~) 竿(旗~;帆~)笴
电线杆:电柱
铁制的棍棒:铁杖 铁棒 铁桿 铁棓
一种细铁棍:铁签 大的铁棒:铁限

另见:树枝 棍打鼓槌 刑具 篙 鞭

☚ 棍棒   木棍 ☛

〖鞭〗 粵 bin1〔邊〕普 biān

❶ 打馬,驅趕馬。許慎《說文解字》:「〜,驅也。」宋濂《燕書》:「猗于皋怒, 〜 之。」(猗于皋【粵 ji1 jyu4 gou1〔依餘高〕普 yī yúgāo】:人名。之:指豹。)
❷ 馬鞭,有成語「〜長莫及」。《木蘭辭》:「北市買長〜。」
❸ 古代刑罰之一。左丘明《國語.魯語上》:「薄刑用〜扑,以威民也。」(扑【粵 pok3〔璞〕普 pū】:鞭打。威:威嚇。)
❹ 古兵器名。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操〜使人,則役萬夫。」

中国古代刑具。有制鞭、法鞭、常鞭三种,皆用牛皮革廉(棱角)制成。制鞭,生皮革廉成。法鞭,生皮革去廉而成。常鞭,熟靼不去廉而成。三种鞭皆作鹤头纽,长一尺一寸,稍长二尺七寸,宽三寸,厚二寸,柄皆长二尺五寸。《梁律》:“老小于律令当得鞭杖罚者,皆半之。其应得法鞭、杖者,以熟靼鞭、小杖。其问事诸罚、皆用熟靼鞭、小杖。其制大杖,法鞭法杖,自非特诏,皆不得用。”北齐时,鞭鞘皆用熟皮,削去廉棱,鞭疮长一尺。隋《开皇律》去鞭刑。

❶中国古代刑罚的一种。《尚书·爵典》:“鞭作官刑。”孔传云:“以作为治官事之刑。”《汉书·刑法志》:“鞭扑不可驰于家。”鞭刑至隋代制定开皇律后废止,为杖刑所取代。
❷中国古刑具之一。《国语·鲁语上》:“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隋书·刑法书》所载南朝梁武帝时,“其鞭有制鞭、法鞭、常鞭,凡三等之差。制鞭,生革廉 (把边敲平,卷边)成;法鞭,生革去廉 (边侧);常鞭,熟靼不去廉。皆作鹤头纽,长一尺一寸。梢长二尺七寸,广三分,靶长二尺五寸”。

❶稀便,腹泻;或用泻下法治疗。
❷通硬。鞭之讹。

刑具名。刑罚名。即以鞭打其犯法者。《国语·鲁语》: “薄刑用鞭扑。” 《史记·五帝本纪》: “鞭作官刑。”“书曰: 鞭作官刑岂宜,若此宜秋冬理狱,明为其禁。”《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五年 (公元564年)》: “其刑名有五: 一曰死,重者轘之,次枭首,次斩,次绞; 二曰流,投边裔为兵; 三曰刑,自5岁至1岁; 四曰鞭,自100至40; 五曰杖,自30至10; 凡15等。鞭5等。”

☚ 边臣辄以子婿诈称招徕蛮獠   鞭扑 ☛

鞭biān

❶古代用于击打的一种短兵器。多用铁制,其柄较短,鞭身有竹节形和三棱形,重量和尺寸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定。曾公亮在《武经总要》卷十三中刊载有铁鞭、连珠双铁鞭两种鞭名。何良臣在《阵势·技用》中,收录了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等鞭名。
❷驱赶、驱使牲畜的用具。如:鞭子。
❸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如:教鞭。
❹编成串的小爆竹。如:鞭炮。

鞭biān

Ⅰ ❶ (鞭子) whip;lash: 马 ~ horsewhip
❷ (古代兵器) an iron staff used as a weapon in ancient China: 竹节 ~ bamboo whip;
钢 ~ metal chain
❸ (似鞭物) sth. resembling a whip: 教 ~ rod;pointer
❹ (成串的小爆竹) a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放 ~ set off fireworks;
一挂 ~ a string of firecrackers
❺ (指可供药用或食用的某些哺乳动物的阴茎) animal penis: 广狗 ~ Penis Canitis;
梅鹿 ~ Penis Cervi Ⅱ  [书] (鞭打) flog;lash;whip: ~ 马 whip a horse
◆鞭策 (驱使;督促) spur on;urge on;give an impetus to;encourage;
鞭策落后 spur those that are backward;
鞭长莫及 be beyond one's grasp [control];beyond one's ability to;beyond the reach of one's power [authority];cannot do it,much as one would like to;Even a very long lash will not reach it.;out of reach;The lash won't reach the horse's belly though very long.;too far away for one to be able to help;
鞭笞 [书] flog;lash;
鞭笞天下 flog the world;make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t one's beck and call;
鞭虫 whipworm;trichurid;
鞭打 whip;lash;flog;thrash;
鞭打快牛 whip the fast and hard working — unfair punishment;
鞭痕 welt;whip scar;lash mark;
鞭节 flagellum;clavola;
鞭毛 {动} flagellum (pl. flagella);
鞭毛虫 {动} flagellate;mastigot;
鞭炮 firecrackers;maroon;marroon;a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the sound of bursting firecrackers and the din of clashing gongs and cymbals.;
鞭辟入里[近里] demolish (a writer;writing) with penetrating criticism;penetrating;trenchant;incisive;
鞭器 vibetoite;vibraculum;
鞭身 flagellation;
鞭绳 lash;
鞭挞[书] scourging;lash;castigate;
鞭挞天下 flog the world by [with] a whip — enough to drive and rule the world;
鞭蝎 vinegarroon;
鞭子 strap;whip

whip


whip

体刑之一。亦指鞭刑所用之刑具。刑具即为鞭革。《周礼·秋官·条狼氏》:“誓大夫曰敢不关,鞭五百。”孙诒让《正义》:“系革于木,以击人马,通谓之鞭。”《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令尹子玉治兵于𫈢,“鞭七人”。《史记·伍子胥列传》载:伍子胥“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三百”。鞭尸显为非常之刑。

鞭biān

不及腹|长莫及|墓戮尸|辟入里

❷击锤镫|投断流|执随镫

❹截镫留|快马加|先我着|跃马扬|着人先|纵马加

金文;篆biān

[革(意符)+便(鞭本字,聲意符)→鞭(《説文》:“鞭,驅也。從革,便聲。”許先生没有弄清“便”和“鞭”的假借關係。鞭,古代刑具和武器〈手執鋼鞭將你打〉,有竹節鞭,三棱鞭,皆非革制。皮鞭則是驅趕牛羊的用具。竹的地下莖似鞭,因而稱爲竹鞭,鞭端嫩芽如筍可食,人稱鞭筍。)]
《論語·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説:“財富如能強求而得,雖拿著鞭子趕馬,我也願意做。如果不能求得,那就做我喜歡做的去吧。”)
[唐] 杜甫《别蘇徯》:“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策,cè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biān

(18画)

【提示】革,末笔是竖; 第八笔是横,位于字左时不变提。更,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鞭biān

18画 革部 
(1) 打马;泛指用鞭子抽打: ~马|~笞|~策|~尸。
(2) 鞭子: 皮~|马~|~长莫及。
(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教~。
(4) 对某些畜类和兽类阴茎的婉称: 虎~|猪~。
(5) 一种古代兵器: 钢~|竹节~。
(6) 成串的小爆竹: ~炮。

鞭()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矩)取……畫𩌏(鞭)(席)𩌈帛轡乘金麃(鑣)(鋞)。

古璽彙編2950,戰國
(鞭)。

古璽彙編399,戰國
(鞭)。

古璽彙編1727,戰國
(鞭)。

古陶文彙編4.62,戰國
匋攻(鞭)。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8,戰國
是以(偏)𨟻(將)軍居左, 上𨟻(將)軍居右。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2,戰國
著爲父子之親,分爲夫婦之(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6,戰國
(辨)爲五音, (以)定男女之聖(聲)。

笱景墓誌,北魏
聲華鞭板,績茂戈殳。

王翊墓誌,北魏
於是照之以冬日,潤之以夏雨,聊示蒲鞭之威,必存竹馬之信。

元繼墓誌,北魏
鞭撲委而無施,縲緤縈而勿用。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太祖獻武皇帝,虎據一廷,龍騰九域,握鈐秉鉞,鞭撻區夏。

郭達墓誌,隋
心無馳競,不待著鞭; 意捨徒勞,忻於棄職。

劉多墓誌,隋
豈直蒲鞭示恥,恩著南陽; 冠軍在晉,威動吴越而已。


楊孝恭碑,唐
禮則鞭生成人,昕則止戈爲武。
《説文》: “鞭, 驅也。 从革𠊳聲。 , 古文𩌻。”
鞭,西周金文字形一般認爲象手持鞭形,但也有人認爲是从攴、免(“冕”字初文)聲。 後説稍勝。 《説文》古文“”實際延續了這種寫法, 且可與戰國古璽文、 古陶文相印證。 “从革聲”的“鞭”是後出的。
金文有“便”,用同“鞭”。所以有人懷疑它也是“鞭”字古文,字形解爲象手持鞭鞭人之背形。此説與《説文》不同: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更。”

𠑇匜, 殷周金文集成10285,西周晚期
我義(宜)便(鞭)女(汝)千。

𠑇匜,殷周金文集成10285, 西周晚期
𠟭(則)侄(致)乃便(鞭)千。

☚ 鞬   鞅 ☛

鞭biān

上古形声字。从革,便声。打人及驱使牲畜的用具。现常说“鞭子”。转为动词,指用鞭子抽打。组词如:鞭策(策本来是打马的用具)。又用为一种旧式武器的名称。又指编连成串的爆竹。

鞭★常◎常


biān形声,从革,便声,本义为皮鞭,引申为打马、鞭打、古代兵器名、成串的爆竹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