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常山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常山之战

❶唐代安史叛军围剿河北官民之役。天宝十四年(77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反于范阳。率军南下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联合其族弟平原(今属山东)太守颜真卿谋起兵,讨安禄山。真卿也遣人告杲卿:速起兵以断安军归路,延缓禄山西进之谋。杲卿乃托奉禄山之命,召禄山井陉(今属河北)守将李钦凑来郡受犒赏。乘机斩之,收其甲兵,悉散井陉之众。又以计擒禄山军将高邈、何千年,慰劳饶阳守城将士。并遣使分徇诸郡,声言:“李光弼引步骑一万出井陉。”于是河北凡十七郡归朝廷,合兵二十万。附安禄山者仅六郡而已。安禄山将兵欲攻潼关,因以常山为忧,返回洛阳。十五年一月六日,颜杲卿起兵后守备未完,安将史思明、蔡希德前锋骑兵已临常山城下。颜杲卿遣使往太原告急于王承业,承业拥兵不救。杲卿率众日夜拒战,粮尽矢竭,望援不至。自六日被围,至九日城陷。史思明纵兵杀万余人,执杲卿及长史表履谦送至洛阳。史思明、蔡希德等既克常山,引兵击诸郡之不从者,所过残灭。
❷唐将李光弼与安史叛军争夺河北之役。至德元年(756年)一月,玄宗以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光弼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三千人由太原东出井陉(今属河北)。二月十五日至常山。常山团练兵三千人,杀叛军守将安思义以迎光弼。光弼入城守之。史思明闻常山失守,立解饶阳(今属河北)之围,集二万余骑,直至常山城下。光弼遣步兵五千自东门出战,叛军不退。命五百弩手于城上齐射,稍却。光弼命弩乎千人分为四队,使其矢发发相继。思明军不能当,敛军道北。光弼出兵五千为枪城于道南,夹呼沱水(滹沱河)而战。思明数以骑兵突击,光弼以弩手射之。思明人马中矢者半,乃退,以待步兵。有村民告光弼:“思明步兵五千,过九门(今藁城县西北),于南逢壁休息。”光弼遣步骑四千,匿旗鼓,沿河岸潜行,既至袭之。杀之无遗。思明以兵失势,乃退入九门为守。于是常山所属九县,七县附于光弼,惟九门、藁城为思明所据。光弼遣裨将以兵五百守石邑(今河北石家庄市),余县皆以三百人戍之。光弼与史思明相持四十余日。思明再断常山粮道以困光弼,光弼遣使告急于郭子仪。子仪发朔方精兵于四月九日赶到常山,联光弼率蕃汉军十余万,与思明战于九门。思明大败,转奔博陵(今河北安平)。郭子仪、李光弼围攻博陵十日不拔,引兵还常山。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安禄山复使步骑二万增援思明,发范阳万余人助之。于是思明率五万人对郭子仪、李光弼,复展开攻势。郭、李还至恒阳(今河北曲阳),思明大军随之而至。子仪、光弼深沟高垒不与战,敌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则斫其营。思明军不得休息。如是数日,子仪、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因与思明会战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县境内),大破之,斩首四万余级。思明坠马,露髻跣足,奔还博陵。光弼乘胜再围攻之,军声大振。河北十余郡皆杀安禄山守将以降。叛军禄山后方交通由是断绝。禄山大惧,欲弃洛阳北归。计尚未决,其将催乾估大破哥舒翰军,叛军相继陷潼关、长安。郭李急引兵还太原,河北复为叛军所有。

常山之战

❶唐代安禄山军围剿河北官民之役。天宝十四年(77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反于范阳。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联络其族弟平原(今属山东)太守颜真卿起兵,讨安禄山。次年正月六日,颜杲卿起兵后守备未完,安将史思明、蔡希德前锋骑兵已临常山城下。颜杲卿遣使往太原告急于王承业,王承业拥兵不救。杲卿率众自六日奋战至九日,粮尽矢竭,城陷。史思明纵兵杀万余人,执杲卿送至洛阳。
❷唐代李光弼与安禄山叛军争夺河北之役。至德元年(756年)正月,玄宗以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光弼率蕃汉步骑1万余人、太原弩手3000人,由太原东出井陉(今属河北)。二月十五日至常山。于是常山所属九县附于光弼,惟九门、藁城为安军史思明部所据。光弼遣裨将以兵500名守石邑(今河北石家庄市),余县皆以300人戍之。光弼与史思明相持40余日。思明再断常山粮道以困光弼,光弼遣使告急于郭子仪。子仪发朔方精兵于四月九日赶到常山,安禄山也复使步骑2万人增援思明。于是思明率5万人对郭子仪、李光弼。郭、李还至恒阳(今河北曲阳),思明大军随之而至。子仪、光弼据深沟高垒扰袭,思明军不得休息。如是数日,待思明军疲倦后战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境内),斩首4万余级。思明军大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