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蛇cháng shān shé形容用兵布阵;也形容山、河等萦回曲折。《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旧题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茂先注云:会稽常山最多此蛇。”杜牧《东兵长句十韵》:即墨龙文光照耀,常山蛇陈势纵横。 常山蛇cháng shān shé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首尾互相救应的蛇。《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后用“常山蛇”比喻一种首尾相顾的阵势。《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蛇 > 率然 > 常山蛇 常山蛇 chángshāhsh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