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革命根据地废除封建包工制订立团体契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革命根据地废除封建包工制订立团体契约 革命根据地废除封建包工制订立团体契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外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内,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有一道防线,就是包工制度。资本家把工作包给工头,然后由工头再去招募工人。因此工人要找工作必须去找工头,一切条件皆由工头决定。这样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又多了一层工头的盘剥。当工人与资本家发生斗争时,资产阶级更是利用工头从中进行破坏。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劳动立法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扫除封建式的劳动关系,建立契约式的劳动关系”(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所以“废除包工制”“订立团体契约”的口号,是自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历次会议决议的内容之一。因为资本家或工头同个别工人订立单独契约,一切皆须按照资本家的要求。而团体契约则是由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本家订立的有关雇佣工人一切劳动条件和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书。资本家必须按团体契约的原则再与个别工人订立具体的劳动契约。1922年《劳动法案大纲》第3条就规定:“承认劳动者之团体的契约缔结权”。1927年6月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决议案规定:工会和企业主之间必须订立劳动合同,规定劳资双方必须遵守的条件。由工会成立劳动职业介绍所,不准资本家任意开除工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雇佣工人须经过工会和失业劳动介绍所,并根据集体合同。严禁所谓工头、包工员、买办或任何私人的代理处的各种包工制。劳动介绍所须由各级劳动部组织,严禁私人设立工作介绍所。严禁任何人要工人出钱买工作,或从工资中扣钱作“介绍费”。一个或几个工人与资本家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及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条件,否则,不发生效力。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专章规定“劳动合同”。 ☚ 革命根据地的工会法规 革命根据地对女工健康与劳动安全的规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