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电离辐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激光、高频、微波辐射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可分为电离辐射 (宇宙线、放射线等) 和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征,波长愈短,频率愈高,则该辐射的能量愈大。实验表明,电磁辐射的生物学作用决定辐射的量子能水平。量子能量愈大,生物学作用愈强,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量子能量为12电伏特,相应的波长为103纳米 (介于远紫外线和X射线这间)。当量子能量水平大于12电子伏 (X、R射线) 时,可因电离作用使生物严重伤害,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若量子能量水平在12电子伏特以下,就不会导致生物机体组织的电离,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引起组织分子的旋转和颤动,常以荧光和热的形式消耗其能量。如红外线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热效应。因为这类辐射不足以引起机体组织的电离,故而称之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源主要有太阳光钨丝灯、氙灯、红外探照灯、激光发生器等。电离辐射超过一定剂量,能使人的皮肤、眼睛等受到伤害或使可燃物燃烧。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non ionization radiation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激光、高频、微波辐射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可分为电离辐射(宇宙线、放射线等)和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征,波长愈短,频率愈高,则该辐射的能量愈大。实验表明,电磁辐射的生物学作用决定辐射的量子能水平。量子能量愈大,生物学作用愈强,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量子能量为12电伏特,相应的波长为103纳米(介于远紫外线和X射线之间)。当量子能量水平大于12电子伏(X、R射线)时,可因电离作用使生物严重伤害,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若量子能量水平在12电子伏特以下,就不会导致生物机体组织的电离,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引起组织分子的旋转和颤动,常以荧光和热的形式消耗其能量。如红外线以热的形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热效应。因为这类辐射不足以引起机体组织的电离,故而称之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源主要有太阳光钨丝灯、氙灯、红外探照灯、激光发生器等。电离辐射超过一定剂量,能使人的皮肤、眼睛等受到伤害或使可燃物燃烧。 ☚ 核能保险承保 科学仪器综合保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