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板法施工一种就地叠浇楼(屋面)板、沿吊装好的预制柱子提升来建造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吊装好预制柱子柱浇筑好室内地坪,然后以地坪为底模,就地重叠浇筑各层楼板和屋面板(板之间涂刷隔离剂),待板达到应有强度后,利用安装在柱子上的提升机,以和子为支承和导杆将各层板按预定的提升程序逐层提升到设计位置,并将板和柱连接固定。 升板结构由板、柱、节点三部分组成。柱子除承重外在板提升阶段还起导杆作用。其几何尺寸和就位孔、停歇孔的标高和尺寸必须高度准确。否则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使板提升过程中产生事故。板有平板、密肋板、格梁板和井字梁式楼板。其制作有难易之分。根据板的刚度和抗弯能力各有其适用的柱网尺寸。板柱节点分无柱帽和有柱帽两类,前者用钢量大,但稍为美观。 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电动螺杆提升机(又称升板机)提升板,它由电动螺旋千斤顶、上下托梁、吊杆等组成。板提升要严格执行预定的提升程序,要尽量降低结构施工时的重心,要控制板的提升差异。要保证群柱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1948年美国首先用此法建造房屋,此后各国相继采用。目前最高的升板建筑高达36层。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升板法,至1982年已用此法建成约250万m2的房屋,最高的升板建筑高40m,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该法节约模板,减少高空作业,不需大型吊装设备,特别适合于旧城改造和现场狭窄的房屋建筑施工,但用钢量比现浇框架结构高出20%左右,如进一步改进设计计算和采用盆式提升工艺,可以降低用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