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静电吸引及应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静电吸引及应用 024 静电吸引及应用我国西汉时已知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吸引微小的物体。东汉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现象:“顿牟(即玳瑁)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他类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意谓经过摩擦的玳瑁之所以能够吸引芥籽,钢针之所以能被磁石吸引,是由于芥籽与玳瑁,钢针与磁石各具有相同“气性”的缘故,它们能相互感动;别类物体,看起来好像与芥籽、钢针相似,但它们与玳瑁及磁石“气性”相异,因此不能相互感动。西晋张华《博物志》卷3,更有进一步的发现:“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它记载的是两种常见的静电现象,其一是梳子与头发摩擦起电;另一则是外衣与不同质料的内衣(如毛皮与丝绸之类衣料)摩擦起电。特别在天气干燥时,确实能看到小火星(静电火花)并听到微弱的声响。至唐代,摩擦起电现象又有新的发现。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8载:猫“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著火星。”用手逆向摩擦黑猫身上的毛,可以见到静电火花。其实逆向摩擦白猫的毛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只不过以黑猫在黑暗中为背景,使火花的观察更明显而已。宋张邦昌所著《墨庄漫录》卷1指出“孔雀毛着龙脑(即冰片)则相缀。禁中以翠羽作帚,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秽。过则以翠羽扫之,皆聚,无有遗者。”用翠羽把冰片扫聚拢来,正是静电吸引的一种具体应用。而后明代张居正等也发现貂裘和绮丽服装跟人体摩擦起电的现象。可见,我国古代对静电现象已有相当的观察与认识。 ☚ 电磁学 尖端放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