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静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静居

张羽,字来仪,一字附凤,后以字行,号静居,明浔阳(一作乌程)人,寓湖州。元至治三年(一作元统元年)生,洪武十八年卒。明洪武初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又征为翰林侍制、太常寺丞,寻坐事窜岭南,未半道,投龙江以死。生平好著述,工诗、文,善书、画。卒年63岁。

静居

静居


大都心足身还足,只恐身闲心未闲。
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



隐士以“闲居趣寂为道标”。李宗易不是隐士,但就其此诗而言,他是很注重意静神闲的。这正是佛家的 “禅悦”境界。
首句从一般性说起。人大概都是如此: 心满意足而身也就满足了。轻轻一笔,两个 “足”字,就写出一般人身心满足自享其乐的情态。其实,人哪能都会如此呢?“身闲心未闲”就是另一种情况。“只恐”不仅起转折作用,而且还是对“身闲心未闲”者的耽心。这种人,身闲心忙,静居神驰。这当然达不到静化的境界。
禅宗求净心。神闲方能进入静化的心境。三、四两句乃言“静居”: “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朝市,名利之场也,名利令人心烦意乱,想入非非,为非作歹;云山,自然也。叠叠云山,幽幽深谷,碧涧清流,鸟语花香,这是隐士理想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二者都不是诗人所企求的,诗人所企求的是意静神闲——超然物外的心胸。只有抛弃俗情俗物、云山海月的牵累,人才能获得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上天入地,任意驰骋。“随处乐”正是 “闲极自成趣” 的同义语。它标志着人的心境已经达到佛家的所谓 “禅悦”的高境。
这首诗,虽然议论的色彩较浓厚,然语言明白如话,写得气脉流畅,还是值得一读的。
☚ 李宗易   显忠 ☛

张羽1333—1385

字来仪,改字附凤。本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明初诗人。元末举乡荐,任安定书院山长。明洪武初征为太常寺丞。坐事贬谪岭南,未半途召还,自知不得免,投龙江而死。著有《静居集》四卷。
索引:张羽,来仪、附凤,静居;静者居、静居室、静庵。

《静居》

大都心足身还足,只恐身闲心未闲。

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

隐士以“闲居趣寂为道标”。李宗易不是隐士,但就其此诗而言,他是很注重意静神闲的。这正是佛家的 “禅悦”境界。

首句从一般性说起。人大概都是如此: 心满意足而身也就满足了。轻轻一笔,两个 “足”字,就写出一般人身心满足自享其乐的情态。其实,人哪能都会如此呢?“身闲心未闲”就是另一种情况。“只恐”不仅起转折作用,而且还是对“身闲心未闲”者的耽心。这种人,身闲心忙,静居神驰。这当然达不到静化的境界。

禅宗求净心。神闲方能进入静化的心境。三、四两句乃言“静居”: “但得心闲随处乐,不须朝市与云山。”朝市,名利之场也,名利令人心烦意乱,想入非非,为非作歹;云山,自然也。叠叠云山,幽幽深谷,碧涧清流,鸟语花香,这是隐士理想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二者都不是诗人所企求的,诗人所企求的是意静神闲——超然物外的心胸。只有抛弃俗情俗物、云山海月的牵累,人才能获得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上天入地,任意驰骋。“随处乐”正是 “闲极自成趣” 的同义语。它标志着人的心境已经达到佛家的所谓 “禅悦”的高境。

这首诗,虽然议论的色彩较浓厚,然语言明白如话,写得气脉流畅,还是值得一读的。

修道

修道

学习道家长生不老之术:学仙 学真
 学仙或学佛:学道
 修道,学道:办道
 修仙学道:餐霞 饵霞
 出世学道:跨青牛
修养仙道:养仙
闭门修道:静修
 隐居静修:静居
舍弃肉身,修行成道:解化
学道成功,得道成仙返乡:掷杖成龙 竹杖成龙 竹杖化龙
(学习、实行宗教教义:修道)

☚ 修行   修炼 ☛

闲居

闲居

宴居 宴处 宴慰 游居 高居 斋居 燕居 燕处 燕休 高眠
闲居在家:居家
在家闲居:闲处
离职闲居:闲住
年老退休,回家闲居:悬车致仕 悬车告老
辞官闲居:散带衡门
退职闲居:退闲
 归隐闲居:息景 息影
引退闲居:退处
隐退闲居:养望
贬谪闲居:歇马
罢官闲居:罢闲 责居
无业闲居:徒居
安坐闲居:煖席
安静地闲居:阴处 静处 静居
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养拙
(无职业或无事住在家里:闲居)

☚ 独居   寄居 ☛
000086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