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青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青皮qīngpí❶鲁莽的人:你整天跟前村后屯那帮~们混,还能混出个好来?(隋振山《从山里走来》) 青皮qīngpí无赖。〔例〕他手下有个跑账的叫小连,外号儿叫青皮连,没事竟耍青皮。(额2)∣不说别的,就来几个青皮无赖,找由子跟您打一架,就势把东西抢走您能怎么着?(杂144)∣朱京畎楞把那青皮给侃糊涂了。(梦4) 青皮qin1pi2(名)本指婴幼儿青色的胎记。引申为: ![]() ![]() ![]() ![]() ![]() ![]() ![]() ![]() ![]() ![]() 青皮1;青皮2◉ 青皮1 qīnɡpí 方 名 无赖。〈例〉~流氓/ 此人是一个十足的~。〈近〉泼皮/ 无赖。 青皮qīng pí❶无赖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青皮 青皮 qīngpí 亦稱“青橘皮”。多種橘類未成熟的果實或幼果。因橘皮青色時採摘入藥,故名。個大者稱花青皮,果皮青灰色或橙棕色,有皺紋。中等者名個青皮,呈不規則圓球形,黑緑色,有細密小凹點。主治肝氣鬱結,乳腫,乳核,食積。元·李東垣《珍珠囊補遺藥性解·青皮》“主氣滯,破積結,少陽經下藥也。”明·劉文泰《品彨要·果部·青皮》:“青皮即青橘皮也。”參閲宋·韓彦直《橘録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橘》。 青皮qīng pí旧时拆白党谓自身。《切口·拆白党》:“青皮: 拆白党之代名词也。” 无赖【同义】总目录 无赖青皮 青皮 青皮方言。无赖的俗称。《文明小史》第三回:“这里头不单全是考童,很有些青皮、光棍附和在内。” ☚ 翻天印 无正当职业的年轻游民 ☛ 无赖2 无赖2泼才 无赖汉 无赖子 泼皮赖肉 ☚ 卑贱的人 小人 ☛ 青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理气药。出《珍珠囊》。见《蕃牧纂验方》。又名青橘皮、青柑皮、四花、四花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 晒干, 除去杂质, 洗净, 闷润, 切厚片或丝, 晒干。生用或醋炙。主产福建、浙江、四川等地。苦、辛,温。入肝、胆经。功能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散结消痰。《本草纲目》:“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养耕集》:“去胸胁胀, 宽胸下气。”主治: 牛冷泻, 与陈皮、芍药、细辛、茴香、白术等配伍, 如青皮散(《元亨疗马集》)。 青皮药名。出《珍珠囊》。又名小青皮、青橘皮、青柑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变种未成熟的果皮或幼果。主产福建、浙江、四川。苦、辛,温。入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青皮stellatehair vaticaVatica astrotricha Hance,又称青梅、海梅。龙脑香科,青梅属。常绿大乔木,高达40 m,胸径1.2 m。树干通直。有树脂。树皮青灰色,有淡青绿色块斑。叶矩圆状披针形,长5~13 cm,宽2~5 c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5出数。蒴果革质,宿存萼片增大为翅状,翅不等长。分布于海南省;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有分布。生于低海拔雨林类型的疏林中. 为热带季雨林的主要树种。深根性。幼苗耐阴,林内多幼树,天然更新良好。木材坚韧耐腐,纹理美,强度大,为建筑、造船、车辆、桥梁、运动器具、高级家具等的优良用材。 青皮 青皮龙脑香科青皮属常绿乔木。青皮属约有76种,中国有2种。树高可达40 m,胸径1.2 m。单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长5~13 cm,宽2~5 cm。圆锥花序;花白色,5出数。蒴果。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海拔1000 m以下的地区。 青皮 青皮龙脑香科植物,被确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青皮不仅木材优良,且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建群树种,因而是热带植物地理区系的重要研究对象。 ☚ 坡垒 降香黄檀 ☛ 青皮qīngpí中药名。出金·张元素《珍珠囊》。别名小青皮、青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未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或幼果。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苦、辛, 温。入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散结化滞。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痞满、久疟结癖, 煎服:3 ~9 克。成分及药理参见橘皮条。 青皮 青皮青皮,又名青橘皮、青柑皮。始载于《本草图经》。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变种未成熟的果皮或幼果。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等省;此外,江西、湖南、云南等省亦产。 ☚ 乌药 大腹皮 ☛ 青皮dried green orange pee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