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雾化吸入疗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是通过雾化装置将含有药物的液体雾化成气溶胶,吸入呼吸道,使粘膜湿化,局部药物浓度增高,达到稀释粘痰、促进引流、控制感染或解除支气管痉挛等目的。雾化吸入的疗效取决于雾粒直径、浓度,也与雾化器性能、吸入方法以及药物选择等因素有关。雾滴大小决定它在呼吸道中沉降深度(见表1)。雾滴直径>60μm者在口腔、咽喉即行沉降,<0.5μm者可进入肺泡,但大部分又可随呼气排出,都不起治疗作用。适宜的雾滴一般直径为3~6μm,可降落于各级气道和肺泡。 表1 不同大小的雾滴在呼吸道各部位的沉降
常用雾化器有气动式和超声式两类。气动式雾化器 图1 高速气流雾化器 图2 高速气流雾化器侧流式构造示意 图3 高速气流雾化器主流式构造示意 是用高速气流(压缩空气或氧)冲击含药液体(见图1、2、3)形成微小颗粒; 超声式雾化器是以超声波发生器使液体雾化,雾粒更为均匀、浓密。接出气口,深而慢地吸入雾化剂,屏息数秒钟,再行呼出。雾化疗法时间不宜过长。过度湿化可能引起末梢气道液体潴留,加重炎症。一般常用的气动式装置以氟里昂驱动的抛射雾化器最为方便。先以喷气口对准口腔,在张口最大吸气时挤压活门,射出气溶胶。常用拟交感胺类药物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参见“平喘药物治疗”条)。 雾化吸入疗法对湿化呼吸道非常重要。在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人工辅助呼吸时,尤应注意气道的湿化,使分泌物稀释,易于排出。此时以雾化器喷吸水分或生理盐水即可。为了达到溶解粘液、消炎杀菌等目的时,还可在溶液中适当加用药物(表2)。 表2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雾化吸入时应注意: ❶药物选择: 所选药物要具有水溶性,无刺激性,接近人体酸碱度。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雾化药剂量一般为全身用药量之1/4~1/2,分次喷入。局部用药,疗程不宜过长。 ❷温度: 喷雾器应附加温装置,喷出雾温在37℃左右。 ❸消毒:雾化器应严密消毒,每日用0.25~0.5%醋酸浸泡3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 (1)粘液溶解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裂解粘液中之SH基,减少粘液蛋白的粘稠度。本品有时引起支气管痉挛,故宜与支气管舒张剂同用。脱氧核糖核酸酶溶解于水后很不稳定,故应于雾化前新鲜配制,也宜同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2) 支气管舒张剂: 本类药品除舒张支气管环状平滑肌,使支气管扩张外,还使肺泡管、肺泡囊之纵行平滑肌纤维伸张,使肺得以扩张。粘膜血管收缩,充血和分泌减少。色甘酸钠粉末放在胶囊内,置于特制的吸入器,于吸气时压挤胶囊将药粉喷入。 (3) 抗生素: 一般周身使用抗生素,呼吸系统即有足够药物浓度。但为达到气道药物浓度或因肾功能不全不宜全身应用时,可考虑雾化局部给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或人工辅助呼吸而伴发肺部感染时,气雾吸入抗生素效果较好。 (4) 肾上腺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吸用二丙酸氯地米松和氟羟强地松龙,这些制剂具有支气管解痉,促使炎症消散作用而无周身副作用。每次吸入约50μg,每日4~8次。长期喷吸时,部分患者并发口腔真菌感染,应加注意。 (5)消泡剂: 急性肺水肿时,有大量泡沫性漏出液充填肺泡,加重呼吸困难。乙醇或辛醇(30~75%)可作为消泡剂雾化吸入。二甲基硅油去泡气雾剂也可减低泡表张力,使肺泡内气体与漏出液混合形成的泡沫破裂,改善呼吸。 ☚ 祛痰疗法 平喘药物治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