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蛮古族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以居其郡而得名。分布在今湖南西南与广西北部接壤地带。秦属长沙国。两晋泛称※槃瓠蛮。东汉元初三年(116)在羊孙、陈汤等人领导下,聚众千余人,著赤帻,称将军,烧官府。永寿至延熹(155—166)年间,与※长沙蛮诸族同举兵,后遭镇压,始平。其俗与长沙蛮同。与今苗瑶族系关系密切,与瑶、畲有渊源关系。 零陵蛮汉代对居于零陵郡境内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又称“莫徭蛮”。属“槃瓠诸部”。为瑶族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今湖南境内。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以其地设零陵郡。东汉安帝元初三年(116)“零陵蛮羊孙、陈汤等千余人,著赤帻,称将军,烧宫寺”发动起义,后被镇压。 零陵蛮古代南方民族。汉代时活动于零陵郡(治今湖南零陵,辖今湖南邵阳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湘江、澧水流域和广西桂林、永福以东,阳朔以北)境内,因以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