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雪夜访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句——王子猷,王羲之的儿子,任性放达,仕至黄门侍郎,弃官归隐。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②“咏左思”句——左思,西晋文学家。《招隐诗》,左思歌吟隐居的诗作,共二首。③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博学能文,工书画,善鼓琴,隐居不仕。④剡(shan)——今浙江省嵊县,有剡溪,为曹娥江上游。⑤造(zao)门——到门口。

赏析这篇短文以不足100字的篇幅,写出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行为方式、独特性格,极具“微型”小说的特点。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王子猷所居之地是山阴,时间是雪夜。“四望皎然”四字,烘托出当时的情境、氛围:一轮皎洁的冷月高挂碧空,月光与雪光交相辉映。

此刻,主人公“眠觉,开室命酌酒”,“因起彷徨”……这是心潮难平的具体表现,亦即人物的动作、行为。我们的主人公何以如此?或出现了什么矛盾,或产生了什么纷扰,总之是内心世界发生了不平衡乃至倾斜。为了排解内心的冲突,他饮酒不成,徬徨不成,又来展读左思的《招隐诗》。左思的《招隐诗》也如王子猷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因而读其诗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冲突,故而又“忽忆戴安道”,遂“夜乘小船就之”。

人物的行动是人物思想情志的直接现实,也是人物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从人物这一系列躁动不安的行为方式中,我们已经窥见他纷扰不宁的内心世界。中国历代文人都摆不脱进退出处的怪圈:在“进”与“出”的官场中,厌倦尔虞我诈的倾轧,希求归隐田园;而在“退”与“处”的隐逸中,又不甘寂寞,企求济世报国。王子猷内心的矛盾冲突实质上也逃不脱这一怪圈的制约。

令人蹊跷的是:经一宿由山阴至剡的王子猷已到了他所要造访的友人戴安道门前,却不入而返,岂非咄咄怪事?其实,这放任怪诞之处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诚如夫子自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当其内心已复归平静,块垒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以消减或缓解,心理得到新的平衡,他便安然回归了。

怪人不怪,任何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逻辑。刘义庆写出了“这一个”人物的性格,也勾勒出其心理变化的逻辑,使千百年来读者得以理解,得以欣赏,而且仅仅用了几十个字,其艺术表现力是何等地惊人!


古诗文《雪夜访戴》原文|注释|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11),造门不前而返(12)。人问其故(13),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世说新语·任诞》。题目为编者所加。②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王献之兄。性卓异不羁,任性放达,官至黄门侍郎。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眠觉,睡觉醒来。④命酌酒,命人备酒。⑤四望皎然,举目四望,一片洁白。⑥因,于是。起,起身。仿徨,徘徊不定,来回走动。⑦左思,字太冲,西晋时有名的词赋家,曾作《三都赋》,十年始成。诗今仅存十四篇。《招隐诗》曰:“杖策招隐士,荒塗横古今。崖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岗,丹葩曜阳林。”⑧戴安道,即戴逵,字安道,晋时谯国(今安徽毫县一带)人。少有清操,性恬和任达。好鼓琴,善写文,尤喜游乐,多与高门风流者相游,以品节高尚著称。⑨剡,地在绍兴附近。⑩即便,马上。就,访问,拜访。(11)经宿方至,航行了一夜才到。(12)造门不前而返,到了戴家门前不进而回。(13)故,原因,缘故。

《雪夜访戴》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雪夜访戴

 

·刘义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
 王子猷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曾仕黄门侍郎,弃官东归后,隐居山阴。这段轶事反映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
 “作短篇之法,不外婉而成章。”(刘熙载《艺概·文概》)“婉”是简约的意思。全文不足百字,紧扣一个“兴”字取材,写了一串连锁性的意念和动作,主人公的任性放达即昭然可见。
 一个大雪之夜,主人公惊觉而起,开门四望,对雪独斟,咏诗忆戴,已见其信马由缰。既而还要访戴:不管路途远近,也不管黑夜白昼,要访就立即启程。船行一宿,及至戴府,又临门不入,返身而归。随心所欲,好不任性!
 短文也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左思的《招隐》是赞慕隐士的诗。左思也曾少有壮志,因出身寒门,进仕不得而追求逍遥,以隐为乐;戴安道是位博学能文、工书画、善鼓琴的贤能之士,但也隐居不仕。此时此刻,主人公吟《招隐》,忆访戴,不正是他雪夜寄情之所在吗?然而他又“彷徨”踌躇,流露出一种生机受压抑的失落与苦闷;放达,不过是他那被扭曲的心灵的自我遣释而已。
 文章简约意少,显单薄;言简意赅,见深厚。作者能在王子猷的性格中让我们看到魏晋时代的士大夫的精神风貌,正是得益于后者,因而能略小存大,以浅见深。

雪夜访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王徽之 (子猷) 时居山阴,一日,夜雪初霁,风清月朗,他忽然想起好友戴逵(安道),便立即乘船去访见。当时戴逵住在剡地,船行一整夜才到戴的住处,可是,王徽之到了门前,却不入而返。别人问他其中的原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一种注重过程而不计目的的行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