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邑古都邑名。即洛陽,東漢之京都。班固《兩都賦》序:“盛稱長安舊制,有陋雒邑之議。” 雒邑luò yì〖名词〗 古都邑名。周成王时为了巩固对东方殷故土的统治,在周公主持下所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洛水北岸、瀍水之西,又叫王城。西周的东都(1)。《臧哀伯谏纳郜鼎》: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周武王战胜商朝,把九鼎迁到雒邑。 雒邑又作“洛邑”。本商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周成王时称“成周城”,迁殷人居住。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所建之城称“王城”,为周人所居。战国时期改成周城为洛阳城,改王城为河南城。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五代唐建都于洛阳城。新莽、唐、五代梁、晋、汉、周四朝、北宋、金(宣宗以后)以此为陪都。公元23年绿林军所立的更始帝亦建都于此。隋、唐时期洛阳城在今洛阳旧城外围,跨洛水南北。早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已成为全国性商业都市和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