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嗜鱼
出自《淮南子·道应训》。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他喜欢吃鱼。当了鲁相之后,一国献鱼,他却不肯接受。弟子问他何故。 他说,因收受馈赠而丢了相位,再想吃鱼也弄不到了。不收馈赠不会免相,就能长久地弄到鱼吃。作者认为,公仪休所为正符合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和“知足不辱”的思想。 这两段话分别见于《老子》第七、第四十四章。前者是说,先人后己的人,人们反而会“敬之先以为长”,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存自己。 无私,反能成就自己。老子认为后身与先身、外身与存身、有私与无私,都是相反相成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辩证法。这一思想来自于他对天道无私故能天长地久的认识。 从客观的角度看,这则寓言又体现了对廉吏、廉政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