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花赤金碗
 ◎餐具/唐 1970年10月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窖藏出土 高5.5厘米 口径13.7厘米 足径6.7厘米 金/陕西省博物馆藏 ●此碗敞口,圆唇,圆鼓腹,喇叭形圈足。 碗外壁浮雕相互交错的两层莲花瓣状纹饰,每层十瓣,上层各瓣内分别刻有獐、鹿、孔雀、鸳鸯等瑞兽奇禽。下层花瓣内均饰以忍冬如意花纹。双层莲瓣及各种禽兽之间均以花草纹填充。圈足外壁錾刻菱形小花,足底外翻并刻有一圈联珠纹。 碗内侧有墨书“九两半”三个字。 刻花赤金碗多为帝王所用,碗中墨书标出它的含金量,为唐代管理金银器之法。此碗以同形莲瓣上下交错随形而饰,整体极具节奏感。金碗莲瓣均作凸起球面状,形体饱满。 通体以鱼子纹为地,莲瓣之内和瑞兽奇禽四周以花草纹衬托其形.主次清晰,疏密适宜。 大敞口、圆腹及喇叭形圈足形成的开敞与精致的纹饰相映成趣,构成既庄严又华贵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