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行Zhōngháng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晋公族隰叔之后也。荀林父将中行 (按:即 ‘中军’),故曰中行父。”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此以官为氏,系出姬姓。
春秋时晋有中行·寅,为大夫; 汉文帝时有中行·说,宦者; 又有中行·彪,谏议大夫。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zhōngxíng,误。

中行zhōng xíng

(字)吴中,号准轩,宋代学者。


中行zhōng xíng

(字)朱服,宋代大臣。


中行zhōng xíng

(字)窦常,唐代人,大历进士,为节度参谋。


中行zhōng xíng

(字)陈遇,明代人,工画山水,为翰林学士。


中行zhōng xíng

(字)陈模,号可轩,宋代人,庆元进士。

中行

借指中庸之道,清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 “先生默默, 独守中行。 ”
●《易·泰》、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 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 《易》爻题,刚爻居柔位、包荒: 包容大度。包,包容; 荒,大。冯(ping)河: 徒步涉水渡河。冯,徒涉。遐: 远。尚:配,合。中行: 中道。九二爻辞认为,对能包容大度,而且又刚果决断,涉深济险,既不遗忘疏远之人,又不结朋党之私。这种宽容、果断、不忘远、不溺私、光明磊落、刚柔并济的人生态度,合乎中庸的原则,必然是吉。

中行

唐宋时将尚书省部门分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

中行zhōng xíng

❶中等的德行。《荀子·子道》:“上顺下笃,人之~~也。”
❷指合乎中道、无过与不及的行为。即中庸之道。《论语·子路》:“不得~~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行

春秋时晋国步兵编制。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晋国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以外,创设三支步兵,称为“三行”,中行在左右之上,犹车兵中军在上军、下军之上。

中行

春秋时晋国步兵编制。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晋国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以外,创设3支步兵,称为“三行”,中行在左右之上。

中行

(1)春秋时晋国的建制步兵,见“三行”。(2)唐代六部分为前行、中行、后行。参见“前行(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