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隐居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隐居通议

隐居通议

笔记著作。元刘埙撰。刘埙(1240—1319后),字起潜,号水村,南丰(今属江西)人。元至大(1308—1311)末曾任南剑州学官。另著有《水云村稿》、《英华录》等。《隐居通议》为其晚岁退休时所著。全书三十一卷,分为十一门,计理学三卷,古赋二卷,诗歌七卷,文章八卷,骈俪三卷,经史三卷,礼乐、造化、地理、鬼神、杂录各一卷。《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论学虽堕虚无,考古亦颇饾饤,率无可取”,“惟说诗、论文之二十卷,则埙生于宋末,旧集多存,其所称引,今或莫识其名,又多备录全篇,首尾完具,足补诸家总集之遗。其诗话文评,亦多出诸家说部之外”。书中论诗,大抵于内容上本自传统的风教说,认为诗“系于安危理乱”,“要有为而作”,“于世道有补”;于艺术上主张“以兴意为主”,应当“语短而意长”,“悠然有深味”。书中又多记佚诗、佚序,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 庶斋老学丛谈   诗法家数 ☛
隐居通议

隐居通议

选集名。元代刘埙撰辑。埙少负传略,期为世用。南宋亡后,隐居以著书立说。此书成于宋亡之后,当是其晚年所作。全书31卷,分11门:理学3卷,古赋2卷,诗歌7卷,文章8卷,骈俪3卷,经史3卷,礼乐、造化、地理、鬼神、杂录各1卷。各类前有“总评”,略述大要。卷四、五为“古赋”,共收10人,作品16篇,除刘子《御风赋》外,余皆宋人作品。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骈俪”,以人系事,间附其文。其所录篇章多首尾完整,可补诸家总集之遗。此书虽考订范围广泛,但诗、文、骈、赋为其大宗(占三分之二),是研究宋代以前、特别是宋代文学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此书有清代《四库全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及民国间《丛书集成初编》本。

☚ 续古文辞类纂   【十二画】 ☛

隐居通议

三十一卷。宋末元初刘壎(1240—?)撰。刘壎字起潜,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自称,开庆元年 (1259) 20岁,知其生于南宋嘉熙四年 (1240)。书中又称,元武宗至大辛亥(1311)为南剑州学官。后不知所终。此书当为晚年退休时所作,故名《隐居通议》。全书共分十一门,三十一卷,理学三卷、古赋二卷、诗歌七卷、文章八卷、骈俪三卷、经史三卷、礼乐一卷、造化一卷、地理一卷、鬼神一卷、杂录一卷。门下分条记事,各立标题。论理学一门,以“悟”为宗,尊陆九渊为理学正传,又引据朱熹理学以相商,陈亮、叶适等人的学术议论也附载其中,谓朱熹后与道士白玉蟾游,始知读书为徒劳。《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经史以下六门,考证亦未为精核,且多饾饤。”其实,经史以下六门论述,亦多有见解,如,《经史》一门谓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未废儒,也未烧光书籍;《礼乐》一门谓大行为德行之大,灵星次社稷之功;《造化》门谓天地之有初,《地理》门谓南阳之形势,《鬼神》门谓神怪窈冥之事,知道者不言且不信,谓其害道也,等等。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评诗论文二十卷,所称引之文,今多散佚,所称引之人,今亦多莫识其姓名,又多备录全篇,首尾完具,足认补诸家总集之遗失,如宋璟《梅花赋》,今唯据田艺衡《留青日札》传鲜于枢所书一篇,又据李纲《忠定集》,知原赋已亡,李纲为之补作,今观刘壎所录,知宋元间行于世者乃有二本;又如陆游之从韩侂胄,以牵于爱妾幼子之故,为他书所未言;厉鹗《宋诗纪事》戴李义山诗,不能举其仕履,观刘壎所记,乃知李义山曾以江东提刑守池州等等,皆足以广见闻。所论多出于诸家说部之外,于征文考献,皆为有益,足资谈文说艺者所参考。书中所记遗文轶事,确有可传,而不载于典籍者,赖此书犹存一二,足补史传之缺。今传本主要有《读画斋丛书》、《海山仙馆丛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