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图赋
辞赋名篇。元代袁桷作。《清容居士集》见载。此赋内容为咏歌陈子之隐居图。陈隐于唐奥山,绘居处屋室园林为图,使袁桷赋之,乃有是作。赋文自陈子倦游归里写起,述其故居零落,又不喜住于“三家之市”、“四达之衢”,于是卜居于唐山之隅,“筑室绳绳”,密植松杉,益以花草,成为远离尘世喧嚣的幽静所在。可比王维的终南别墅,同于杜甫的成都草堂。其后,陈子便将图请托袁桷,袁乃案图而赋。赋文既铺叙山水林泉之美,又悉数主人隐居生活的诸多乐事,如闭门读书,闲堂忆友,琼楼观景,以及鸿送好音、横冈探花等等,无不使人忘尘浊而销名利,不禁要怅恨“举世之莫从”了。最后,赋文以系歌作结,道出主人归休于山中的原因:“世德之颠陨。”作者自己也表述了厌弃尘俗、归老林泉的思想感情,这便是此赋的主旨了。赋文分两部分:一是卜居、营居乃至绘出隐居图的情形,这是铺垫;二是以隐居图为据,作赋歌咏,这是主体。两部分以“客言”如何为之作赋连缀起来,既段落分明,又自然浑成。主体部分又从隐居的外美与内蕴两个方面落墨:写外美,从空间上即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位顺次展开;写内蕴,则从时序变化即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款款道来。层次清楚,笔法错综变化。前人谓袁诗“俊迈高雅,造语亦多工炼”。这些特色,此赋亦皆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