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隐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隐元1592—1673

明末高僧。日本黄檗宗创始者。本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县人。生于福州。二十一岁时出家,后从黄檗山鉴源等研究佛典,颇有所得。历住黄檗、龙泉等寺。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应日本长崎华人寺院兴福寺住持中国僧人逸然之请,得郑成功协助,从厦门到达日本,说法讲学,颇负盛名。后谒日本德川宗纲将军,住麟祥院, 日本宽文元年(1661年)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后在此广弘禅法,创日本黄檗宗。继他之后,万福寺有十三代住持为中国人,宗教仪式、寺院建筑均保持明代风尚。圆寂后被后水尾太上皇赐谥大光普照国师。著有《普照国师语录》、《普照国师法语》、《弘戒法仪》、《松堂集》、《太和集》。

隐元

隆琦,俗姓林氏,号隐元,僧人,清福建福清人。明万历二十年生,清康熙十二年卒。幼时父外出未归,青年时曾跋涉寻父,不遇。明万历十二年朝普陀时有出家之心,为道人一年后复归家事母。泰昌元年在黄蘖山正式剃度出家,由鉴源禅师赐紫,研习经典。清顺治十一年东渡赴日传道,宣扬佛教,沟通中日文化,成为明清之际名僧。著《广录》三十卷。卒年82岁。

隐元

隐元1592—1673

明末清初僧人。日本禅宗黄檗宗开山之祖。俗姓林,名隆琦。福清 (今属福建)人。少年家贫,辍学以樵牧为生。因父亲外出未归,乃跋涉四方寻找,不遇。二十三岁时入南海普陀山礼观音菩萨,并投潮音洞主,充任杂役,为茶头执事。一年后返家事母尽孝。泰昌元年(1620年),在福清黄檗山正式剃度出家,尔后学《法华经》于嘉兴(今属浙江)兴善寺; 学《楞严经》于峡石(今属浙江海宁)碧云寺。天启四年(1624年)从圆悟禅师受心印。崇祯十年(1637年)主黄檗山法席,弘扬临济宗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邀东渡日本,居长崎崇福寺,讲法授徒。后应德川家纲将军之请,住麟祥院。宽文元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在京都创黄檗山万福寺,宣讲禅法,世称“黄檗宗”。著《广录》、《松堂集》、《弘戒法仪》。圆寂后受“大光普照国师”谥号,弟子集其语录成《普照国师语录》、《普照国师法语》行世。

☚ 班禅四世   际醒 ☛

隐元1592—1673

又称“普照国师”。明清之际禅僧。俗名林隆琦,福建福清人。应日僧逸然之请渡海广传禅法,后在京都建“黄檗山万福寺”,创日本佛教黄檗宗。著有《普照国师语录》、《弘戒法仪》、《松堂集》、《太和集》、《隐元禅师语录》等。

隐元

隐元

明清之际僧人,日本佛教黄檗宗初祖。福建福清人,明万历二十年 (1592) 生,俗名林隆琦。23岁到普陀山礼拜观音菩萨,投潮音洞主为茶头执事。泰昌元年 (1620) 上福清黄檗山,从鉴源禅师剃度出家,随即周游各地,在嘉兴兴善寺习《法华经》,在峡石碧云寺习《楞严经》,后从密云圆悟习禅法。崇祯四年 (1631) 任黄檗山西堂,十年,嗣黄檗法席。清顺治十一年 (1654) 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等之邀,带弟子十余人东渡,先后在长崎、摄津 (今大阪)等地传法。万治元年 (1658) 谒见将军德川家纲。宽文元年 (1661) 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以此寺为基地传禅法,称“黄檗宗”。1673年卒于日本。同年日本后水尾上皇授“大光普照国师”之号。著作有《普照国师语录》、《隐元禅师语录》、《普照国师法语》、《云涛集》等。

☚ 盖德尔夜   隋芬之战 ☛
000060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