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美术Suitang meishu
隋、唐二代(公元581—96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它转向统一,经济繁荣起来。而南北朝绮丽多姿的文化艺术也为隋唐文化的高度发展作了准备和铺垫。尤其是唐代,诗、文、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世界中世纪文明史上最璀璨的一页。
唐代宫殿建筑的雄姿,我们只能从唐诗的片断描述和地面基础的发掘略知其一二了。唐代雕塑尚有许多遗存。乐山大佛、龙门奉先寺大佛龛、顺陵石狮等,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碧海掣鲸般的伟美。和南北朝静穆超脱的雕刻相比,唐代雕刻变得生动、活泼、真实、丰满。神秘感减弱,世俗感增强。气势充沛,圆中见方,欢乐自信,脱去了早期雕刻的浑朴,也尚未出现晚期雕刻的玲珑乖巧。大到数十米高的佛像,小至几厘米的泥俑,都贯穿着这种内外一致的唐风。
唐代绘画仍以人物为大宗,包括佛道、肖像、故事、风俗等。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画,以多、大、绚丽和成熟居历代窟室壁画之首。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一生在长安、洛阳等地寺庙作壁画就有三百间之多。在唐代,名匠大家均以作壁画为荣,著名的宫殿、寺院、石窟、墓室,都少不了辉煌灿烂的壁画。杜甫咏之曰:“森罗地轴,妙绝动宫墙”,足见其盛和妙。卷轴画也发展起来,现在我们还能看到隋代展子虔、唐代阎立本、张萓、周昉、韩滉、韩干、孙位等大画家的手迹或五代宋人的摹本。
唐代山水、花鸟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专擅山水或花鸟的画家如李思训、张璪、边鸾、薛稷等。盛唐以后,水墨画在士人画家中流行起来,揭开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新纪元。
唐代书法,上承晋风,诸体皆备,而理法趋于精严,风格更加多样,名家辈出,论著亦丰。大书家颜真卿、张旭、李邕、柳公权和他们的作品,都成为后代书法家的师表和范本。清代书家王文治论书绝句云:“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茫茫运太虚。间气古今三足鼎,杜诗韩笔与颜书。”杜甫诗,韩愈文章,颜鲁公书法,还应加上吴道子画,都有“神力茫茫”之美,他们的艺术正代表了盛唐风神:唐代艺术的典型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