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陶公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陶公山

陶公山

位于沿江西路路口,面临湘江。原名壶山,因其峭壁似壶得名。东晋荆州刺史陶侃驻兵于此,故后称陶公山。陶于东晋咸和九年(334)卒葬长沙。湘潭人士于壶山建衣冠冢,墓碑题“晋都督陶公墓”,墓联为“百甓勤劳博茅土;八州都督剩松楸”。山麓一块高百余丈的赤紫巨石伸入江中,名石嘴垴。明李腾芳《陶公山纪胜》载,陶侃曾在石嘴垴建二亭,“一以望岳,一以渔钓”。渔钓亭已毁,望岳亭于1932年重修,改名“望衡亭”。陶侃墓旁还有何腾蛟衣冠冢。何腾蛟为明末督师,清顺治六年(1649)抗清不屈,遇害于此。壶山东面有千年古寺,晋代名石头寺。唐初,褚遂良被武则天贬为潭州都督,为石头寺题额“大唐兴寺”,隐含兴复大唐之意,遂改称唐兴寺。后人还以杜甫诗句为寺门撰联:“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原寺已毁,寺址改建为唐兴寺学校。褚遂良所书石额,现存校内旧殿门楣上,为湖南现存著名唐碑之一。

☚ 关圣殿   2. 湘潭县 ☛
陶公山

陶公山

位于雨湖区沿江西路东北,居湘潭湘江风光带北岸。据清光绪《湘潭县志》载,东晋永昌年间陶侃领兵驻扎于此,留下许多遗迹,山由此名。因其状似一把巨大的茶壶,故又名壶山。这里是湘潭古城池的开创地,清朝末年属于湘潭城的繁华地区。山南临江一面为红砂石岩,突兀屹立在湘江之中,状如壶山的壶嘴,名石嘴垴。明李腾芳《陶公山纪胜》称“陶公之钓石也”。并云陶侃在此建有二亭,“一以望岳,一以渔钓”。现有亭名望衡。峭壁之上小山岗后侧有陶侃衣冠冢。钓鱼石下为陶公涣潭。附近有何腾蛟墓。山东麓原有大唐兴寺。晋时名石头寺。唐时有名僧智俨居此,寺旁有智俨石塔,故又名石塔寺。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因谏立武昭仪 (武则天) 为后,贬为潭州都督,为该寺书 “大唐兴寺”石额,以示匡扶大唐天下之意,寺由此改名。今寺已毁,原址建为唐兴寺学校。石额藏市博物馆,为书刻珍品。山西北沿江西路路口有黄土山,海拔82米,山底一座峭壁临江拔起,正中镌“江山胜迹” 四个大字。山西麓窑湾有小水港直通湘江,港上旧有陶公、唐兴二桥。陶公桥已毁。唐兴桥原名壶山桥,为半圆拱单拱麻石结构,东西走向,长13米,宽6米。桥栏柱头饰以狮、象、鹿、兔等动物,形象生动。桥始建于唐代。清道光年间重建。旧为通往湘乡、邵阳、衡山的必由之路,是湘潭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漫步桥头,江中舟樯林立,港内流水潺潺,景色宜人。

☚ 秋瑾故居   望衡亭 ☛
000147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