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险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险韵

险韵

诗歌类名词。诗歌所用韵冷涩艰僻,令人觉其险,称“险韵”。唐代韩愈以善用险韵著称。宋代苏轼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名作。险韵能显示诗人用韵技巧,但多属故意炫奇,甚至流入文字游戏。

☚ 窄韵   押韵 ☛
险韵

险韵

曲韵术语。即谓本韵部包含字数较少,选字押韵馀地小,故难,亦称为“窄韵”,如支时、车遮、桓欢三韵;亦谓本韵部为闭口韵或用冷僻的字押韵,人觉其险,故亦难,如侵寻、监咸、廉纤三闭口韵。因其险,但能化艰僻为平妥,能产生奇特的效果。明王骥德《曲律》“论险韵”曰:“作曲好用险韵,亦是一癖。须韵险而语则极俊,又极稳妥,方妙。”如《西厢》“不念法王经,不礼梁王忏”,“彩笔题诗,回文织锦”;张小山《春愁》套“莺穿残杨柳枝,虫蠹损蔷薇刺”;《占花魁·醉归》用车遮韵,《萧淑兰》用闭口韵,等等,皆巧用险韵,允称神技。

☚ 六字三韵   通叶 ☛
险韵

险韵

用艰险涩僻的字作为韵脚,也叫做“僻韵”。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一:“勿和韵,勿拈险韵,勿傍用韵。”清乔亿《剑溪说诗》下:“固有险韵,亦有因题而韵险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昌黎好用险韵,以尽其锻炼;东坡则不择韵,而但抒其意之所欲言。”参阅“僻韵”和“尖叉韵”。

☚ 窄韵   僻韵 ☛

险韵

用不常见而难押的艰僻字押韵,以形成惊警险峻之感。韩愈即喜用险韵以显示才学。宋代苏轼亦有险韵诗,如《雪后书北台壁诗二首》,以“尖”、“叉”为韵,后人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扶头酒醒,险韵诗成,别是闲滋味。”可证宋人有押险韵习惯。押险韵贵在不露凑韵痕迹而又流畅自然。

险韵

韵字艰僻难押的诗韵,也就是字数较少的韵部 (窄韵)。

险韵

险韵

用不常见而难押的艰僻字押韵,以形成惊警险峻之感。唐代韩愈,宋代苏轼即喜用险韵以显示才学。如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二首》: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帘。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睛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既以“尖”、“叉”为韵,而又造语自然,无趁韵之病,世人推为险韵名作。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宋·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扶头酒醒,险韵诗成,别是闲滋味。”说明宋人亦有押险韵的习惯。
押险韵贵在不露凑韵的痕迹而又流畅自然。如单纯为显示才学而押险韵,就会造成以文害意之嫌。这是不可取的。

☚ 换韵   叶韵 ☛
险韵

险韵

(一)指韵书中韵字特别少的韵。由于韵字少,作诗押韵时选择的余地小,诗人易受局限。如《平水韵》平声韵中的“江”“佳”“肴”“咸”等韵(包括它们的仄声韵),就被认为属于“险韵”。如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之三: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
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全诗押“江韵”。《金史·王庭筠传》:“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元曲中的险韵主要是“桓欢”“侵寻”“廉纤”几类韵。参阅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四节。
欧阳修《六一诗话》中说韩愈“得韵窄则不复傍出(傍出指合韵),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这首诗是句数甚多的古体诗,也押三“江韵”。“江韵”韵字中,如“江”“窗”“邦”“双”等字都是常用字,用于上面杜甫五律中,因句数少,尚不觉其“险”;用在韩愈这首长诗中,常用字则不敷使用,所以韩愈不得不起用冷僻生涩的字,如此诗韵脚中的“肛”“哤”“㟅”“厖”等字在其他诗中就很难见到用之入韵,这就不免有逞能之嫌了。一些诗论家也并非一味反对用险韵,只是认为不必为逞能斗巧而为之。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说:“若韩退之(愈)以险韵、奇字、古句、方言矜其短辏之巧,巧诚巧矣,而于心情兴会,一无所涉,适可为酒令而已。”参见“合韵”条。
(二)指“尖叉”。参见“尖叉”条。
☚ 强韵   尖叉 ☛
韵律

韵律

声韵
文字声韵的规律:音律
诗的韵律:诗韵
诗的韵律、气韵:
诗的声韵:体韵
雅正的韵律:雅韵
险僻难押的诗韵:险韵
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脚
戏曲歌词的韵脚:
诗曲韵脚相合:合辙
天然之音自成韵律:神籁自韵
(声韵和节律:韵律)

另见:声调 韵味 规律

☚ 韵律   格律 ☛
000038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