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送粥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 ![]() ![]() ![]() ![]()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活動(附) > 送粥米 送粥米 sòngzhōumǐ 舊時婦女生產之後,娘家及鄰裏戚族餽贈糖、雞蛋、麪粉等物,以爲産婦之用。《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七回:“他恁大年紀,也纔見這個兒子,應二嫂不知怎的喜歡哩!到明日,咱也少不的送些粥米兒与他。”《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六回:“你長大出嫁的時節,我與你打簪環,做鋪蓋,買梳頭匣子,我當自家外甥似的疼他,與你送粥米,替你孩子做毛衫。” 送粥米 送粥米汉族生育习俗。流行于常德、汉寿、安乡、南县等洞庭湖区。亦称 “送祝米”。产妇分娩后三至十天内,亲朋戚友及乡邻,纷纷将稻米、鸡蛋、鸡、鱼、肉、红糖等送至产妇家,给产妇滋补身体,使之奶水充足,早日恢复健康。相传南宋时农民起义领袖杨幺,领兵驻扎洞庭湖滨,其妻十分关心军士生活,凡家中有生孩者,均亲往送粥米,传为美谈。 ☚ 送紫苏 架桥接花 ☛ 送粥米 送粥米诞育礼俗。亦称送祝米。旧时山东各地皆有此俗。《临朐县志·风俗志》:妇女分娩第三天,“娘家人也备上小米、白面、鸡蛋和花布前来看望,俗称‘望咒米’。”潍坊、安丘多在男婴九日、女婴八日,由姥姥家、近门女眷送粥米,近亲给婴儿的衣物中须有尿布和两条糖布袋。糖布袋为红布缝制、填谷,尺把长,压在婴儿两侧,使安睡。有的地方凡得到报喜的都前往产妇家“看月子”,还兴携带红糖、油条(果子)、肘子、母鸡。山东中部亦叫送汤米、下汤米、送乳汁米,郯城叫送米糖,陵县叫送小礼。 ☚ 送𫘰饭 送愿船 ☛ 送粥米(-∥-儿)〈动〉旧俗,妇女生孩子后娘家人和亲朋好友馈送礼品,因以送小米为常,故名“送粥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