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降钙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降钙素calcitonin,CT又称甲状腺降钙素(thyroca-lcitonin)。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激素。分子量约为3 500。不同动物的化学结构不同,但猪、牛和人的生物活性相似。此外,胸腺也有分泌CT的机能。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抑制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溶骨过程),并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使成骨细胞活动增强(增进成骨过程),结果使骨组织释放钙盐减少,钙盐的沉积加强,从而导致血钙的下降。还可促进肾对钠、氯、钙、磷的排泄,从而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分泌受血钙浓度调节,当血钙增高时引起CT的分泌;反之,抑制其分泌。此外,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促进CT的分泌。 降钙素calcitonin, CT系由哺乳类动物甲状腺滤泡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后腮腺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降血钙,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防止钙丢失;止痛,抑制骨溶解及中枢性止痛。临床上用于骨质疏松症、畸形性骨炎、高血钙、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用法:可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亦可喷鼻。国际生产种类有:猪降钙素、人工合成降钙素、人工合成鲑鱼降钙素,各自用量不同,偶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停药后可消失。 降钙素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降钙素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骨以起到降低血钙作用。一是抑制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二是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三是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降钙素作用的初期,使骨溶解减弱,成骨作用加强。这一作用可持续约2个月。后期,在降钙素长期作用下,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由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的数目也减少,使破骨和成骨的作用均减弱。因此,在使用降钙素治疗某些溶骨性疾患时,使用激素的时间不宜过长。降钙素对成人血钙浓度的调节作用较小。因为降钙素引起的钙浓度下降在几小时内即可刺激甲状旁腺素释放,而甲状旁腺素的效应完全可以超过降钙素的效应。另外,成人的破骨细胞每天只能向细胞外液提供0.8g钙,所以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儿童骨的更新速度很快,破骨细胞每天可向细胞外液提供5g以上的钙,所以降钙素对儿童的作用较明显。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垂体 ☛ 降钙素calcitonin是甲状旁腺滤泡旁细胞(亦称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可由猪甲状腺和蛙鱼末鳃提取,含3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 604。它有维持血钙相对稳定,并保护骨盐不致过度溶解的作用。临床用于高血钙症。 降钙素 降钙素降钙素(CT)主要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产生,甲状旁腺和胸腺的C细胞也可产生少量。它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3500,已可人工合成。不同种属动物降钙素的氨基酸顺序相差较多,人类的一级结构如下:
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1) 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根据实验所知,血清总钙浓度与降钙素的分泌量成正比。 其他电解质中只有Mg++在非生理性的高浓度时才有促进降钙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在体内生理浓度下Mg++可能并无影响。 (2)食物中钙摄入量亦可影响降钙素的分泌。摄入的钙量增加可以促进降钙素的分泌,这个促进作用发生在血钙浓度有明显升高之前。 (3) 胃泌素、缩胆促胰素(cck)和胰高糖素均可促进降钙素的分泌。 ☚ 甲状旁腺素 肾上腺髓质激素 ☛ 降钙素 降钙素降钙素(calcitonin)是由甲状旁腺内“C”细胞分泌,由32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多肽,具降低血钙作用。主要作用是抑制骨细胞溶解骨质,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随着骨盐溶解的减少,血中的钙和磷量也减少;又可增加尿中钙和磷的排泄,使血钙和磷降低。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癌等有溶骨性疾病而伴高血钙患者,可使血钙降低。对特发性血钙增高症,象儿童对维生素D高敏或服过多维生素D而中毒引起的血钙过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也有好处。 ☚ 甲状旁腺浸膏 胰岛素 ☛ 降钙素 降钙素降钙素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人的C-细胞处于甲状腺滤泡旁,称为滤泡旁细胞。C-细胞内贮存的激素量较多,即使没有新的激素合成,贮存的降钙素也足够维持很多小时的正常分泌。目前已分离出来的各种动物的降钙素都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多肽。在分子中N-末端第1与第7个氨基酸之间都有双硫键,而C-末端则都是脯氨酸酰胺。为了保持降钙素的全部生物活性,全部32个氨基酸都是必须的。在哺乳动物体上测试表明猪、牛和人的降钙素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而鲑的降钙素的活性比人的强20~40倍。 ☚ 甲状腺分泌的调节 甲状旁腺素 ☛ 降钙素 降钙素降钙素主要由甲状腺旁滤泡细胞(即C细胞)产生,其降血钙作用,参与血钙调节和骨胳代谢。C细胞属于APUD细胞系统,在胚胎期起源于神经嵴,后移至终腮囊。于哺乳类最终定位于甲状腺,而于非哺乳类脊椎动物 (如鱼类、爬虫类、鸟类)C细胞定位于终腮腺与甲状腺分开。人类降钙素除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外,还见于甲状旁腺、胸腺、肺脑、垂体、肠、肝等,因此原来由Copp提出的命名为降钙素比后来提出的甲状腺降钙素更合理些。人降钙素是一个单链32个氨基酸的多肽(见图),分子量约3,500。降钙素在合成过程中,先形成一分子量为15,000的前体物,继而脱去一段氨基酸,成为分子量为13,000的降钙素原。具活性的降钙素为单体,从甲状腺髓样癌也能分离出降钙素的双体。正常人、甲状腺髓样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浆中降钙素为异质性的,最少有5种形式,其分子量与降钙素单体相等或更大。猪、牛、羊、大鼠、鲑、鳗降钙素皆为32肽,其共同点,为第1、第7位之间有一个二硫键,羧基端皆为脯氨酰胺,二端的9个氨基酸可能为决定生物活性的基团,但其余氨基酸组成的互相间差别较大,与抗体形成有关。
降钙素主要在肾中降解,正常时,尿中测不到降钙素单体。人降钙素的半寿期为10分钟。降钙素使血钙与血磷的比值降低,这是由于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使骨的吸收抑制,尿羟脯氨酸的排泄减少,同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减少。此外,钠、钾、镁的重吸收也减少。降钙素较大剂量还可减少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加小肠钠、钾、氯化物和水分的分泌,严重高降钙素血症可引起分泌性腹泻。降钙素的生理意义还不甚明了,可能和甲状旁腺激素及维生素D 一起调节血钙水平,保持稳定,不过此素作用似并不重要,因切除甲状腺后,血中虽测不到降钙素,并不出现持久的高血钙症。此外,降钙素对调节骨的生长和吸收可能起作用。女性血降钙素明显低于男性,而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增高。提示当机体对钙的需要增加时,降钙素分泌增加,可能对骨胳起保护作用。降钙素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高血钙具兴奋作用,低血钙起抑制作用,重度高血镁也兴奋降钙素分泌。一些胃肠激素可兴奋降钙素的分泌,主要为胃泌素,其次有胰高糖素,缩胆囊素等。生长激素抑制素可抑制降钙素的分泌,但这些作用属生理性或病理性还未阐明。血浆降钙素可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值在100pg/ml以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约41pg/ml,女性11pg/ml),女性在妊娠(32pg/ml)或服避孕药时 (50pg/ml)增高。随着年龄增长,尤其男性45岁以后,注钙后引起降钙素分泌反应逐渐减弱。降钙素测定有助于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后者为起源于C细胞的肿瘤,散发性病例和许多家族性患者血浆降钙素增高显著。一部分家族性病例降钙素基值并不高,而在注射钙盐或胃泌素后,降钙素升高反应超过正常,对髓样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浆放射免疫测定的降钙素增高,还见于支气管癌及其他APUD细胞瘤(异位分泌)、胃泌素瘤、肾功能衰竭等。 降钙素可用于治疗高血钙症,包括肿瘤伴发的高血钙,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中毒等。降钙素能治疗变形性骨炎(又称Paget病,由于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吸收过度所致),可减轻骨痛及骨胳畸形所致的压迫症状。降钙素与钙盐合用,对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 ☚ 钙磷代谢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 ☛ 降钙素 降钙素calcitonin, CT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C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激素,又称甲状腺降钙素。CT的前体物是一个由1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大分子无活性激素原,可迅速水解成有活性的CT,人类CT的半寿期只有4~12min,正常情况下它的靶器官是骨、肾和小肠,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长,促进骨盐沉积,增加尿磷,降低血钙和血磷。参考值:CT(放免法)<100ng/L。临床意义: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CT升高,由于降钙素的半寿期较短,所以降钙素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标志物。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以及嗜铬细胞瘤患者可因高血钙或异位分泌而使血清CT增加,另外,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也偶可出现血清CT增高。 ☚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儿茶酚胺类肿瘤标志物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