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泮岭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泮岭1892—1967河南西平人 陈泮岭
陈泮岭1891~1967武术活动家。字峻峰。河南西平县人。幼喜武术,曾随李存义、许禹生、纪德等人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功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1925年发起创办 “河南省武术社”,1928年改为 “河南省国术馆”,任馆长。1939年被聘为中央国术馆副馆长。1949年底至台湾,先后任台湾省 “中华国术进修会”理事长、“中华技击委员会” 国术部主化。热心教育,曾任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创办水利工程测绘学校及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成立中原工学院。倡导武术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动作的标准化。在担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期间,主持编写了各种武术教材五十多种,挂图四十多幅。主要有《国术操》 《国术之性质与功效》 《太极拳教材》等。在台湾曾组织 “太极拳俱乐部”,著有《太极拳教材》问世。 陈泮岭 陈泮岭 陈泮岭(1891—1967)字峻峰。河南西平县陈庄人。幼聘武师于家,从习少林拳。稍长北上求学,在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从李存义、纪德、许禹生等学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和岳氏连拳。1920年毕业回河南,在开封发起创办“青年改进俱乐部”,提倡武术。此俱乐部于1926年改组为“河南省武术会”,1931年更名为“河南省国术馆”,陈自任馆长。1936年,以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特派委员的身份,邀集当地武术名手开办“汉口市体育师资人员训练班”。1939年被南迁至重庆的中央国术馆聘为副馆长。1940年至1944年任“教育部及军训部国术编审委员会”主任,汇集至渝武术名手编辑“国术教材”。1945年回河南恢复国术馆,继办“国术体育师资训练班”。1949年底至台湾。1950年任台湾省“中华国术进修会”理事长。1955年任台湾省“中华技击委员会”国术部主任。陈泮岭晚年自析其一生精力为“二分水利,一分(国民党)党务,二分教育,五分国术”。编著有摔跤、擒拿及太极拳教材等。 ☚ 陈玉山 裴子源 ☛ 陈泮岭 陈泮岭字峻峰,河南西平人,1892年生。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21年任开封水利工程测绘学校校长兼河南实业厅技正。1925年任河南第一中学校长。1927年任河南水利局局长,并入河南武术会。1928年任河南国术馆馆长。1929年创办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31年5月任国民会议代表。1933年任河南焦作中福煤矿总经理; 同年4月派为全国经济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主任委员。1939年任国术馆副馆长。1941年任国术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6月任黄河水利工程总局局长; 同年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国术馆副馆长。1950年去台湾,续任台湾当局“国大代表”,与友人创办逢甲工商学院,兼任院长。1954年任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 台中区副主任、主任。1967年4月7日在台中病逝。著有 《中华国术太极拳教材》 等。 ☚ 陈宗熙 陈泮藻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