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念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念祖1753—约1823清代医学家。字修园,一字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任过知县。好学精医,在任直隶威县(今属河北)知县时,正值水灾,疫病流行,他尽力救治,为当地百姓称颂。为普及医学知识,他广泛探索名医著述,以“语语为中人所共晓”为原则进行注释,编撰了浅显易懂的通俗医学著作共七十二种,较著名的有《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灵素注节要》等,对普及中医医学和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所贡献。 陈念祖约1753~1823清代著名医家。字修园,号慎修,另字良有。福建长乐人。少年时孤贫,半学儒,半学医。其先祖通医,陈氏曾从泉州名医蔡茗庄 (宗玉) 学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 中举人,旅居京都,并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官职,到过保阳、高阳等地从事救灾工作。1819年 (嘉庆二十四年) 以老病而归里,讲学于长乐县。陈氏博览医书,临证经验丰富,著述亦多,由后人辑成《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其中较著名的有《灵素节要浅注》、《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等。这些著作内容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到临床,通俗易懂,多为学医者所读; 在注疏古典医著上,亦有独到之处;在普及医学知识方面有较大贡献。陈氏的主要实践和经验,突出表现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等书中。在医理上,他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尤其推重张仲景之学。对唐宋以后的医学发展和学派、医家(如金元医家、温病学派、李时珍等) 以及民间医药的看法,很有片面之处,反映出他有较浓厚的尊经思想。 陈念祖(约1753~1823)清代医学家和医籍作家,字修园,号慎修,福建长乐县人。曾中举,做过知县。在北京地区任职时,常以官行医,便利民众。幼时家中很穷,但刻苦力学,从不中断。晚年回到家乡,以医学知识教授学生,门徒甚众。陈是一位多产的医学科普作家,著作有二十多种,均以通俗易懂为其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有《时方歌括》、《时方妙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等。 陈念祖(约1753—1823)chénniànzǔ清代医学家。字修园, 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曾住在京师, 以医术闻名。1819 年归乡, 讲授医学, 门生很多。编著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从众录》《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 多通俗易懂, 注重由博返约, 深入浅出, 流传很广。在医学普及方面有所贡献,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尊经泥古的倾向。 陈念祖约1753—1823清著名医学家。字良有,号慎修、修园。福建长乐人。好学精医。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举人。任直隶威县知县,适逢水灾,疫病流行,他极力救灾、治病,为百姓拥戴。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辞官归乡,以医为业。著有《灵素集注节要》、《伤寒论浅注》、《金要匮略浅注》、《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等多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