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速Āsù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其源不一: 阿速Ēsù《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成宗时左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口儿吉,姓此氏。” 阿速元、明城名。参见【阿克苏】条注。 ![]() ![]() 阿速❶西域部族名。又译作“阿宿”、“阿思”、“阿速惕”。为伊朗人种,原居于高加索山,后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元太祖十六年(1221),成吉思汗遣兵征服之。后反叛,拔都率军西征,再次征服其人,将大批壮丁迁居中原,后组成阿速亲军左、右二卫。 阿速即“阿苏特”。 阿速 阿速明西域地名。首见于《明太宗实录》卷217,张雨《边政考》卷8载其地即今新疆阿克苏。 ☚ 蒲犁谷 海押立 ☛ 阿速 阿速古部族名。又译阿思、阿宿、阿速惕。原居于北高加索,是伊朗人的一支。信仰希腊东正教,后移居到捷尔宾特伏尔加河口,与拜占庭、谷儿只(今格鲁尼亚)、斡罗思关系密切。蒙古西征降服此部后,签发大批阿速人从军,东来中原。至元九年(1272)组建阿速拔都军攻宋。武宗时设立左、右阿速卫。《庚申外史》称之为“绿睛回回”。 ☚ 阿儿浑 康里 ☛ 阿速❶西域古城名。见明《边政考》:在土力苦址(今新疆温宿县东南铁林格)西北百里,3城相连,周环山水。《清朝续文献通考》云:阿克苏旧城,不用砖石,就高崖陂陀,削以为墙,联属3城,皆周里许。中城有东西南3门。左右2城,只1南门。南崖下筑土墙环之,高于平地十寻,引山水为壕。上述明清两代记载基本相同。阿速与阿克苏为同名异译。据《西域同文志》,“阿克”,意为“白色”;“苏”意为“水”。相传其地昔有水患,高城深沟以避之,故名。阿克苏旧城,即老阿克苏,于光绪九年(1883)设巡司,二十八年(1902)置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